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很多人不仅听过,还买过、用过,各类营销活动也屡见不鲜,其中不少暗藏陷阱,许多人都曾遭遇“忽悠”上当受骗。7月28日,记者获悉,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几大骗术,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一不留神就会掉入假借公益欺骗型、冒充专家恐吓型、瞒天过海神吹型、免费旅游陷阱型、非法生产毒害型骗术。
假借公益欺骗
假借公益欺骗通常会先以读者俱乐部或生活馆的名义对外宣传,然后通过刊登广告、发放小礼品等形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养生知识讲座,最后借助“全国健康万里行”“老年人模特队”“夕阳红旅游”等公益活动的名义,组织所谓“专家”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同时对读者俱乐部或者生活馆讲解“养生知识”,现场开展各种互动,会后一对一诱导与会老人高价购买产品。
该手段披上合法外衣,借助公益活动,更具欺骗性,利用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和高科技手段,危害受众面广,省市场监管局警示,广大消费者要谨防假借公益之名,行谋财害命之实。
冒充专家恐吓
冒充商家恐吓的行骗套路一般是先对假专家进行虚假包装、宣传,然后组织健康讲座和体检,由假专家介绍脑卒中(中风)等疾病的严重性,让消费者产生恐惧心理,最后由假专家开展“一对一”的“诊疗”,解读体检报告,渲染体检结果的严重性,吓唬消费者,给消费者“下危机”,并提出解决方案(使用特供产品治疗),从而达到以高价销售产品的目的。
该种骗局中,假专家随意编造头衔,使得患病老人上当受骗,延误病情,且产品价格虚高数倍甚至数十倍,骗取老人积蓄,同时会破坏家庭和谐,导致很多家庭老人与子女的矛盾。省市场监管局警示广大消费者,保健品不能治病,假专家害人不浅。
瞒天过海神吹
该种骗局中,不法商家通常会在普通酒、饮品中添加地塞米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化学药物成分,然后通过招代理商,营造热销氛围,感觉大家都在买,最后利用广告“神吹”“秘方”诱导,将普通酒或饮品包装成治百病的“神药”。比如宣称“XX酒”拥有独特秘方,采用纯天然中草药植物配制而成,无激素,可治疗痛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手脚麻木等。
该类“神药”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药,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特别是中老年人食用后可能发生意外死亡,且“神吹”广告具有欺骗性,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省市场监管局警示,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
免费旅游陷阱
免费旅游类的陷阱通常会先组织会议,观看视频,由公司老总亲自演说公司产品治疗百病的神奇功效,然后以“感恩行动”名义组织老年人客户到旅游景点免费旅游,在游玩期间组织“假专家”对这些客户进行身体检查。最后谎称部分客户有极大的患癌风险,故意制造恐慌气氛,然后借此推销声称可以治疗癌症的产品。
该类陷阱对老年人虚假关心,从而欺骗钱财,甚至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破坏老年人家庭和睦,引起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矛盾。省市场监管局警示,天上不会掉馅饼,羊毛出在羊身上。
非法生产毒害
此类骗术生产者通常会设立生产窝点,大量生产含有西布曲明、西地那非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无外包装减肥、壮阳产品胶囊,并通过网络向全国批发销售。代理商购得减肥、壮阳产品胶囊后,定制外包装,成立多个微商团队,通过微信、淘宝等方式将虚假包装后的有毒有害产品销往全国。此外还会私刻国家行政机关公章、业务专用章、事项许可章等,伪造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证书等开展虚假宣传。
该种骗局中生产和销售团伙通过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强,受害人群大,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犯罪团伙参与人数多、范围广。省市场监管局警示,微商网店谨慎购药,购买减肥壮阳之类的谨防受骗。(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