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突出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做好文化铸魂、文化挖掘、文化供给、文化传播的大文章,让徽文化的金名片成色更足更亮。7月27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在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省将聚焦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目标,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做好文化铸魂、文化挖掘、文化供给、文化产业、文化传播的大文章,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在做好文化铸魂这篇大文章上,我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同时,做好文化挖掘大文章,实施徽学研究提升工程,推动建设国家徽学研究院,推动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古村落、古民居等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推进安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推动黄梅戏、徽剧等地方戏曲创新发展。
为做好文化供给大文章,我省将实施公共文化地标、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程,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资源配置和运行机制。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更多展现徽风皖韵、反映新时代伟大变革、彰显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文化精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体育强省。
我省还将在做好文化产业大文章上下功夫,壮大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皖字号”文化产业主力军。深化文旅融合,实施旅游新高地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旅游能级提升、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服务升级“六大工程”,打造高品质旅游强省。
此外还要做好文化传播大文章,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引进国内外优秀文化展览展示、演出活动。(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