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呈现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诉求复杂化等特点,近年来,芜湖市弋江区白马街道以深化网格党组织建设、完善网格运行机制为着力点,在精准划分、协同联动、优化机制方面发力,打造“精治入微”的基层治理格局,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
核心下沉,完善网格体系。系统总结疫情防控期间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实践经验,进一步细化网格架构,分层抓好问题收集、化解。细化网格架构,按现有的5个村5个社区和山南工作站辖区范围,划分为11个大网格,在一级网格“一网统管”整体布局下,将村、社区划分为若干片区,成为二级网格。片区以楼栋、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微网格”。现208个微网格已实现辖区全面精准覆盖。细化问题分办,在精微网格中试行矛盾纠纷“红黄绿”分级分色管理,红色表示治理难度大、情况复杂,需要社区网格及时“吹哨”,引导部门、街道力量下沉介入、攻坚破解;黄色表示存在一定风险隐患,由片区网格可以初步化解,需要社区网格向街道层面反馈预警;绿色表示治理有序、风险相对较低,由精微网格力量介入调节、消除负面影响。
固本强基,加强队伍建设。将组织建在“网”上,扩大组织覆盖,发挥组织优势,将一切可动员力量凝聚在网格里。扩大组织覆盖,号召村、社区两委和工作人员担任片区网格长;挖掘素质高、能力强的老党员、离退休干部、楼栋长等担任微网格长,实现党对网格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业务水平,街道定期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网格化工作业务培训暨工作调度会议,布置相关工作的同时对网格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落实各级网格员主体责任,完成巡查任务,合理安排巡查时段,确保有效巡查。建强组织阵地,加快推进网格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整合红色物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商业公共场所等阵地资源,打造各级网格议事协商阵地,共同协商、解决网格日常排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纠纷。
创优机制,提升治理实效。在减轻网格负担、强化问题处置、优化工作载体上下功夫,持续提升网格治理实效。搭建沟通平台,鼓励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党员代表主动参与小区事务,激发社区治理“微动能”。结合“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整合城管执法局、属地派出所、市场监管所、交警队等执法力量,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身边小事”,针对私搭乱建、毁绿种菜、不文明养犬、乱贴乱画等问题,坚持“柔性劝导”与“严格执法”并行,多样化开展法治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解决好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街道、村、社区均设置矛盾调解室等功能性办公室。以“矛盾调解室”为阵地,汇集议事经验丰富、热心村居治理的党员和群众,打造“矛盾调解员”队伍。
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中排查4次,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9起,调处成功率100%,过程满意率达到100%。(李芯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