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的有效手段。8月17日,记者从庐江县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促进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日前,该局会同庐江高新区管委会、庐江县农商行实施“政银园”金融合作,探索开展知识产权集合授信,首批25家企业共通过知识产权获银行1亿元集合授信额度,这也是合肥市首单成功签约的知识产权集合授信项目。
携手组团助推“知产”变“资产”
“知识产权集合授信是庐江县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的创新之举,更是聚焦金融创新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的务实之举。”庐江县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杨洪介绍,为有效疏解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以来,庐江县市监局聚焦产业园区“主阵地”,打好“政策优化、模式创新、要素保障”为企服务“组合拳”,推动“政银园”携手“组团”,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之举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改变,推动实现“知产”变“资产”,专利变“红利”,进一步强化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目标性、靶向性,有效解决园区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难题,不断提升园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质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金融力量和创新动力。
优化政策为企注入“真金白银”
聚焦产业园区“主阵地”,庐江县市监局在充分调研走访企业、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强化政府政策的引导性,健全优化庐江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政策,综合运用保险、担保、质押评估等补助方式提高企业积极性,降低银行和担保机构信贷风险,为企业注入“真金白银”。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企业、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予以最高30万元的补助,有效激活创新动能降低融资风险,实现互惠共赢。
该局还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过程要素保障,深化“政银企担”资源融合,畅通企业贷款需求、银行贷款审批、评估机构评估、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办理等渠道,提供“一条龙”融资服务。
集合授信引来发展“金融活水”
金融是科技创新的基底,是串联起科技与产业的纽带。为推动金融服务与园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紧密结合,庐江县市场监管局与高新区管委会通过“信用中国”等信用网站、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等资源,以信用和知识产权为基础数据,建立由25家企业组成的知识产权白名单,为银行授信、增信提供信用依据和尽调查询。该举措有力促进了园区知识产权高水平运营、高效能运转、高价值转化。
为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走深走实,庐江县市监局围绕庐江高新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定位,鼓励银行给予园区合理的意向性授信额度,为园区产业发展升级注入“金融活水”,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据悉,该局会同庐江高新区管委会、庐江县农商行探索实施“政银园”金融合作,开展实施知识产权集合授信,授信额度1亿元,为期1年,这也是全市首单知识产权集合授信项目。(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