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天长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经济发展大局,认真践行服务宗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找准公安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在优化经济环境上下功夫,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上做文章,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优良环境。
主动服务企业,打造和谐亲商环境
深入开展联系走访工作。依托“一企一警”工作机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今年以来,该局将全市509家企业与领导班子和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结对联系,建立“警企”联系工作微信群,实时开展线上协作交流,收集处理意见建议,提供法律服务咨询,目前已走访联系企业402家,收集并解决建议意见12条、问题9条。
深入推进警企联防工程。实行警企“联动式”防范模式,组织辖区民警定期深入企业,对企业内部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提出整改建议,并进行督促指导。不定期开展预警通报、走访宣传,增强企业及员工经济安全防范意识。今年已接受企业咨询51次,开展专题宣讲18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7月26日,该局组织并圆满完成了“国家保安员”统一考试工作,确保企业保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深入排查矛盾纠纷隐患。202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联合市金融办等职能部门,在本市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涉众型纠纷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协助参与多个工作小组,积极协助化解矛盾,助力经济发展,截至目前,未因涉企涉众型矛盾纠纷集访线索。
坚持维稳创安,打造平安发展环境
天长市公安局主动融入大局,瞄准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当好经济发展的“平安盾”、“贴心人”、“护身符”。
严打违法犯罪。侵企行为“依法办”。今年以来,累计梳理侵企合法权益违法犯罪案件9起,落实局领导包保全覆盖,目前破案5起,起诉3起。其中,张某涉嫌职务侵占案中挽回企业损失20万元,企业赠送感谢锦旗1面,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严治治安问题。大力清除危爆物品、矿山开采等领域安全隐患,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今年全市共侦破涉枪涉爆案件2起,打击处理3人,检查加油站点216家次、寄递企业、网点605家、易制爆从业单位52家次、易制毒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7家次、民爆仓库13家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2处,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2份。
严查“民生”案件。抓实开展“猎狐2023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破获经济类刑事案件32起,起诉26人,涉案金额达472万元,挽损105万元。
严防内部安全。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常态化开展,开展项目建设安全风险评估,开展“平安企业”创建,建立企业治安防范随访制,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今年以来,帮助培训保安人员200余人,督促企业新增监控探头18个,帮助企业整改各类安全隐患4处。
突出专项整治,打造公平法制环境
开展“办事难”整治。聚焦企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对号入座,压实责任,认真解决涉企执法问题。今年先后整治窗口审批服务、企业管理、服务群众、执法办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3个,收到群众意见、建议2条,已全部办结并反馈。
创新建立随案普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理性表达诉求,同时充分发挥法务人员作用,引导企业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司合法权益,最大限度避免和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积极开展双线宣传。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摆脱传统设点宣传过于形式、不深不透等弊端,大力营造民营企业学法用法良好风气。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的宣传作用,借助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推送常用法律法规、防范手段,展示打击成果,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集中宣传阵势,持续提升企业家及员工法律风险防范思维和知法守法意识。
擦亮公安窗口,打造高效服务环境
坚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市场环境的实践路径和有力抓手,打造天长公安工作特色亮点。
探索“一站式”服务。将涉及社区、出入境、交管等几个职能部门的服务项目化零为整,将居住证、身份证办理、出入境证件、车管等业务信息进行关联,有效整合信息大数据,逐步实现车管、户政和出入境等业务零距离“一站式”办理,同时建立归口处理、业务分流、系统录入、审核审批、材料递送、证件发放的综合运作机制,变群众外部跑为公安内部转,给群众带来全新的窗口服务体验。
优化“一步式”服务。已全面推行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免费为新办企业刻章,压缩刻制时间并短信提醒;在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申请监管过程中,根据省厅申请审批系统操作实际,刑侦部门建立申请预约工作微信群,企业信息员可以通过微信群发送申请预约信息,实时审批。
深化“一网办”服务。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政务服务触角向网上延伸,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借助“天长公安局微警务”平台,逐步实现网上办、马上办,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服务方式更智慧,业务办理更便捷。设行审办,推动行政审批一体化,提升便民服务质效。今年以来,“容缺办理”发放旅馆业特行许可证1件,市行政服务大厅公安窗口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办件2800余件。
聚焦为民为企事项,推动便民服务“再延伸”
助力经济“马上办”。建立“警企议事群”17个,实现了包保企业项目全覆盖。每月指导辖区派出所对本市规上企业上门开展安防业务指导,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安防指导38次。7月27日,召开警企恳谈会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3个,解决问题10个。
侵企行为“依法办”。今年以来,累计梳理侵企合法权益违法犯罪案件9起,落实局领导包保全覆盖,目前破案5起,起诉3起。其中,张某涉嫌职务侵占案中挽回企业损失20万元,企业赠送感谢锦旗1面,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为民服务“快速办”。设行审办,推动行政审批一体化,提升便民服务质效。设立以来,“容缺办理”发放旅馆业特行许可证1件,市行政服务大厅公安窗口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办件2800余件。(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