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滁州市司法局着眼于基层群众法律需求,通过“四心”服务,优化升级服务理念措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悉心护企,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用户思维”,紧跟企业发展和劳动者权益保障所期所盼,组织市56家律师事务所组成“企业法律服务团”,实地走访企业736家,组织培训场次272场,收集、排查企业法律风险787条,提供法律建议768条,出具法律体检报告291份,畅通交流沟通渠道,围绕辖区民营企业关注的劳动用工、安全生产等内容,提供综合性政策宣讲。
安心守护,共筑平安基石。坚持“枫桥经验”,拓展人民调解重点领域,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矛盾纠纷集中、易发的重点行业和民生领域延伸。一季度,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调处化解等工作,全市排查调处矛盾纠纷9754件,调解成功9309件,其中成功调解邻里、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山林土地、生产经营等纠纷分别为1958件、1191件、743件、613件、561件,占比分别为21.03%、12.79%、7.98%、6.59%、6.03%,把各类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诚心送法,编织普法网络。聚焦社会热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围绕近年来发生的养老诈骗、电信诈骗、婚姻纠纷等主题进行普法宣讲活动,针对性地开展民法典宣传学习活动。紧扣当下社会群体的阅读习惯,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型媒体方式进行线上普法。同时,依托“1+9+N”法治文化阵地,充分利用乡村法治大讲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百姓评理说事点等普法平台,打造“小、精、近”的“便民普法服务圈”。
细心便民,提升生活质量。始终关切民生小事,办事流程再精简,推进一批“小微”“无感”服务项目。建立“公证员进村社区”试点制度,拟选9个村社区进行重点推进。并将公证员照片及联系方式、申办公证流程、公证收费标准和依据录入10台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方便群众查询。加强家事法律服务宣传,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公证法律活动并签订家事法律顾问服务合同,巩固和拓展传统业务案件,办理房屋买卖、赠与、遗嘱、财产约定等家事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