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办好了?不需要再提交其他材料了吗?”8月2日上午,在池州市政务中心公安窗口办理户籍迁移业务的刘先生,着实没想到办理业务会如此顺畅。
当天,刘先生想将户籍迁至公司集体户,按规定需提供“无房证明”,可他刚准备询问时,户籍民警主动站起身,打开手机上的“皖事通”APP。
“这里有个‘五免助手’的功能,您选择这个‘证明免交’就可以了!”顺着民警的指引,刘先生动动手指点点手机,在“皖事通”上查询到相关证明材料,民警现场查验后,当即就办好了迁移业务。
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池州市公安局探索打造“无证明(材料)办事”之城,通过“五免助手”这个集“证明免交”“证照免带”“办事免跑”“政策免申”“轻微免罚”于一体的便民服务小程序,在线核验部分证明材料,并关联申请人自身所有电子证照,是公安机关推动“无证明(材料)办事”之城的一大法宝。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个看似简单的小程序,考验的是工作作风,厚植的是人民情怀。
梳理出公安系统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事项清单139项、进驻事项总申请材料463项、证明类材料及证照材料共计319项,高频证照种类27类,高频证明材料7类,全部列入查验范围……这串数字背后,池州公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对接部门、了解情况、问计于民,最终“五免助手”成功登录“皖事通”平台。
改革的险滩难涉,唯勇者进;发展的考题难破,贵在实干。
这把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精准击破痛点、堵点的“金钥匙”,是我省公安系统的一项新机制——“揭榜挂帅”。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改革的动力源。
为了切实解决制约全省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老大难”,今年起,省公安厅开展“揭榜挂帅”活动,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堵点淤点难点。
省公安厅梳理重点攻坚课题、广发“英雄帖”,各市、县级公安机关“揭榜领命”,各中榜单位明确牵头局领导和专门力量开展工作,厅直相关单位与中榜单位“捆绑作业”,加强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
“挂榜就是指方向、定目标,揭榜就要下真功、出实效!”说这话的是滁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魏东。
一张网连接线上线下,畅通政务服务渠道,提升办事体验,滁州公安“揭”下探索打造实体运行“网办中心”的“榜单”,在全省首创实现线上“皖事通”—“警企服务中心”运行,线下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实体化服务,绘就便民利企同心圆。
“感谢车管所,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安徽德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德堃,对滁州公安的暖心服务赞不绝口。
5月,该企业承接了200多辆报废公交车拆解业务,两个月内必须完成。按照规定,报废公交车必须在公安机关监督下拆解,进度很难跟上,如果不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将会造成巨大损失。高德堃边在“警企议事群”里向群主民警咨询,边通过“警企服务中心”线上求助。
“你不用跑,我们上门来!”滁州市公安局车管所了解后,迅速协调了两名民警驻企现场办公,仅用20天便将200台车全部拆解完毕。
在“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主动服务、一次满意”工作理念指引下,目前滁州市公安局“警企服务中心”累计受理并办结的涉企服务事项1056件,涉企服务调查满意率达100%。
“探索推进‘派出所主防’优化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的榜,被芜湖、马鞍山市公安局以及淮南市公安局谢家集分局揭走;“优化改进智慧民意感知机制”的榜,被合肥、宿州和马鞍山市公安局揭走;“探索推行非伤人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在线快速处理”的榜,被合肥、安庆、芜湖市公安局揭走……
坚持攻坚克难,扑下身子搞好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把思路理清、把办法找到,越来越多的公安民警行动起来,敢接“烫手山芋”、善于钻“矛盾窝”,谋实招、求实效,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抓,一个个“问题清单”变为了“成果清单”,解决了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目前,我省公安系统改革创新第一批“揭榜挂帅”攻坚项目已确定27个攻坚项目,71个单位中榜推进破题,各级公安系统正鼓足干劲,合力突破警务工作中的“腊子口”“娄山关”。(记者 李斐 通讯员 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