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法治小院今天要开庭了,走,咱们一起瞧瞧去。”8月18日一早,听到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法院将在法治小院里开庭的消息,如意湖社区正在晨练的居民闻声赶来。
法治小院的前身是琅琊区如意湖社区的文化活动室,也是周边居民娱乐消遣的好去处。自2018年起,琅琊区人民法院先后在此增设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党员调解室等场地。如今,这间法治小院逐渐羽翼丰满,成为集诉讼、调解、普法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法治基地。日常,居民们会常来此处参与普法活动,也会旁听庭审,增强法治观念,大家亲切地称此处为“法治小院”。
当日9时,市人大代表、小区居民、物业工作人员在旁听席就坐后,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一起涉及物业纠纷案件的巡回审判在法治小院里开庭。
自2013年起,滁州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滁州某小区提供物业服务。2021年,该物业公司撤场,由新的物业公司接续管理该小区。撤场前,滁州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张贴告示提醒业主及时缴纳物业费,但仍有不少业主未缴纳物业费。今年8月,该公司将赵某等业主诉至法院,要求支付所拖欠的物业费及滞纳金。
庭审中,双方情绪激动,赵某声称自己未曾接到物业公司的催缴通知,而物业公司则坚称已在公告栏公示许久。了解到该起物业纠纷是因为物业公司和业主的沟通不畅引起,法官决定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最终,在法官的耐心说理下,双方的对立情绪逐步缓和,赵某当场付清物业费。
庭审结束后,人群并未散去,居民们将法官围在中间纷纷提出自己的法律疑问。“法官,我们小区卫生脏乱差,是不是可以少交一点物业费?”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在场居民普及了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解答居民们的疑问,并向在场的物业工作人员说:“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家’,应该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为业主提供安全卫生的居住环境。”(记者 唐欢 通讯员 卓圆 实习生 李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