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千头万绪;治理,事无巨细。如何在基层治理中下好“绣花功夫”,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是基层工作的一道“必答题”。近年来,怀宁县平山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夯实基层治理基石,城乡处处呈现出平安祥和、竞相发展的喜人景象,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网格长”办实事
一个人、一双脚,穿梭于村道村屋之间;一支笔、一个本,记录下村情民意……在怀宁县平山镇大洼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走家串户,碰到小问题或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回应;面对棘手问题,他们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予以解决,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们为“网格长”。
听民声解民忧,如何及时解决乡亲们提出的问题?大洼社区给出的答案是:用网格化管理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大洼社区以9个党小组为片区,将整个社区划分为9个网格,社区内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和企事业单位等全部纳入网格,实现了服务管理全覆盖。社区党支部书记即是“网格长”,每个党小组的组长为“网格主任”,社区干部和村组组长为网格员,他们既是政策的“宣传员”,也是事情的“代办员”,让群众办事方便快捷,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8月22日,记者走进大洼社区司山村民组,环村道路干净平坦,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路灯、景观灯焕然一新,网格内还专门聘请环卫保洁人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村民们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村子处处是美景,再也看不到脏乱差现象了。”社区党支部书记范红霞清楚地知道,工作干得好不好、合不合格,得由群众说了算。司山组网格每年都由“网格长”出面召集全体村民大会,对上一年的工作进行评议,再集体谋划当年需要办的事项,经全体村民反复讨论后进行举手表决,需要绝大多数与会村民同意才能通过。“近年来,我们按照‘自己的事自己办、大家的事商量办’的原则,充分发挥‘网格长’和‘网格员’的作用,带头筹集网格建设资金,推动修路架桥等公共事业建设。”范红霞说。
“新风尚”办好事
“这次老张家儿子结婚没上酒店,就在村食堂办得也不错,邻里乡亲们都到场了,既热闹又省钱。”前不久,怀宁县平山镇岗山村一场特殊的婚宴被乡亲们交口称赞。
起初村里一直号召移风易俗,但效果不明显,没成风尚,大家都怕失了排场、丢了面子。“我是党员,我带头。”正好赶上儿子结婚,张军一家人商量后决定,不到酒店办婚宴,就在村民组食堂办,不请厨师,邀请左邻右舍来帮忙,也没花大价钱请婚庆,而是由长辈证婚,当天的婚礼热闹、温馨又有意义,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彩礼少了、婚宴简了、人情负担也轻了……像张军家一样,如今在平山镇,喜事简办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拂面而来。范祠村岭上组村民范立新儿子办喜宴,他提前向村里报备并签订承诺书:做到每桌饭菜不超过400元,酒水每桌不超过2瓶,香烟每桌2包,每桌至少坐10人。花车村则创新增设红黑榜,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评议会、监督会成员作用,大力推进“执行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实践行动,现在村里办宴席“七菜一汤四百元”已经成为“标配”。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没有村规民约前,村民这样操办,肯定有人说闲话,如今成为新风尚,大家都争相学习。
平山镇把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作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打造乡风文明高地,随着乡村全面振兴行动不断深入推进,“婚事新办、喜事廉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已成为全镇的时尚新风和共识共为。
“登记簿”办成事
“本人对镇村两级处理意见表示接受。”
“感谢、很满意。”
……
来时有怨气、走时留满意。8月23日,在怀宁县平山镇综治中心,记者看到柜台上有一本略显破旧的《群众来访事项登记簿》十分醒目,翻开内页,有来访日期、姓名、来访反映事项及主要诉求、处理意见记录……满满当当记录的都是群众来访的事项和反馈。
“真的很感谢镇政府关心,我提出的诉求,你们这样办理我很满意。”登记簿里,有这样一行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了解后才知道,这是来访群众程红忠在平山镇综治中心《群众来访事项登记簿》写下的一段话。今年,平山镇高泽村向阳组村民程红忠来到镇综治中心反映三个问题:皖河综合治理工程永久性征地0.35亩征收款没有收到、自来水管道重新铺设工程误挖到居民家围墙、皖河综合治理堤防加固工程临时占用居民用地。平山镇政法委员操礼斌接访后,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永久性征地0.35亩暂按照3.8万元一亩支付,数字有异议多退少补;重新铺设管道工程误挖到围墙经双方协商免两年水费;占用的用地每亩按1000元补偿。对操礼斌提出的办理意见,程红忠连称满意。
“要始终把依法处理好群众信访问题作为民生工作、稳定工作和作风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来抓实抓好。”基于该原则,平山镇设计制定《群众来访事项登记簿》,群众来镇综治中心反映情况和诉求,无论事情大小,办事人员都热情接待、认真登记、及时办理。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第一时间召集成员单位到现场了解情况,召开双方协调会,及时耐心宣传政策,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群众反映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比较广的,由镇主要领导亲自督办,限期办结。今年以来,平山镇共接待群众来访23次,办结23次,群众满意率达100%。(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檀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