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陵县法院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工作,挂牌成立“解纷芜优”诉调对接工作室,将“诉源治理”与“多元解纷”相结合。创新“诉前调解+速裁团队”调裁复合机制,促进解纷能力和化解矛盾实效“双提升”;创设“陵距离”法庭,通过“一屏一线”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畅通司法为民“最后一百米”。
创新举措,深耕诉源治理新动能。“这次法院组织的培训让我收获很多,通过法官的讲解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学到了更多调解方法”,调解员李雅在培训中说。原有的线下培训,参训人员受限于时间、地点,参与度不高,受众群体少。现在,将“线下”与“线上”结合,让培训走“新”更走“心”,不断夯实调解队伍调解能力。从群众需求出发,以诉讼服务中心为基础,引进律师、人民调解委员会、专业调解组织等入驻法院做实诉前分流。同时,为适应解决矛盾纠纷新要求,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设立在线调解室,9个调解组织、79名调解员根据案件类型在线精准解纷。
“这个法庭就在我家门口,法官姓名、联系方式、矛盾化解流程等都有,还可以拿出手机视频对话,人人都会用,现在遇到问题也不用去法院,直接到这里来方便多了。”前来海井村“陵距离”法庭立案的王昕说。通过主动延伸基层司法服务,以3个人民法庭和4个“陵距离”法庭为诉调对接站点,加强“一庭两所”纠纷联调工作,定期联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诉前调解等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分层过滤,构建全程解纷新模式。“我们是有协议的,我租他们父子的地来经营养殖场,白纸黑字写得很明白,但是他们对费用和期限又提出了新的看法,这我不同意。”刘铁在场情绪较为激动。法官通过邀请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工作人员到场参与,听取各方意见后,耐心释法析理,经过三轮“圆桌调解”,两家终于握手言和。为了将矛盾就地化解,南陵县法院以“陵距离”法庭为出发点,邀请“一庭两所”和村委会联合化解矛盾纠纷,以“多把椅子让座,多杯热茶解渴,多片暖心相谈”,邻里积怨终得化解。同时定期下村开展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服务,实现“需求不出村”、“矛盾更不出村”。
南陵县法院始终将“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理念贯穿于矛盾化解全过程。特别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纠纷,开庭前,法官会耐心释法析理,最大程度促成双方庭前和解,调解不成功则会进入审理程序。庭审结束后,法官根据法庭调查、双方陈述等,坚持“情、理、法”相统一,继续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合意后依法出具调解书。
德法相济,坚持源头预防大格局。“现在开庭”,随着法槌落下,原告朱某某诉被告胡某某赡养纠纷案在南陵县弋江镇某村委会巡回审理,在旁听席,村委会工作人员、群众代表认真聆听。通过选取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典型案例巡回审理,以小案件讲述大道理,不断增强公众法治意识。2022年以来,开展“四员一律进村居”“邻里法官 解纷芜优”“巡回审理”等活动90余次,57名干警结对全县171个村居委会,及时对接司法需求,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南陵县法院创新普法宣传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普法宣传贯穿于司法活动实践、发挥新媒体普法优势,不断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以来,南陵县法院都将“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提升矛盾化解合力”作为司法为民的重要环节来抓,积极做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践行者,全面提升纠纷预防化解能力和基层治理水平,为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南陵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伍靖 胡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