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首席”依法促调解 法理阐释恩怨消
来源:马清文 记者 常振龙 阅读量:10000 2023-09-07 14:14:07

家住蒙城县王集乡某某村的方某,丈夫去世得早,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养大成人。儿子因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目前在监狱服刑。大女儿常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二女儿即使在家,也很少回娘家照看母亲。两个女儿均不履行赡养义务,只有三女儿对母亲尽赡养义务,但人又在外地。方某随着年龄增大、又身患疾病,需要孩子们尽赡养义务,便多次找两个女儿协商,由于母女产生隔阂已久,所有协商不欢而散。纠纷未得到及时解决,方某无奈请求王集司法所帮助调解。

作为该县法学会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的蒙城县司法局王集司法所所长马文清,接受方某的申请后,立即驱车前往方某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家进行调查走访。经了解,方某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并不是不想尽赡养义务。而是由于方某作为母亲,爱女心切,为使孩子们过上幸福生活,便过多地干涉两个女儿的婚姻,对大女儿、二女儿的家庭生活指手画脚,致使两个女儿的家庭经常发生矛盾。

母女间沟通不及时因此互生恩怨,渐渐减少了往来,淡化了亲情。方某的两个女儿,只要提到母亲方某,情绪就非常激动。当调解人员提出方某的赡养事宜时,方某的两个女儿更是抵触万分,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了解双方纠纷的事实与缘由后,调解人员决定转变调解思路,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调解,对双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结合身边的案例以案释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经过调解人员苦口婆心真诚地劝说,并巧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工作方法,迅速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并达成赡养协议 。看到母女之间多年的恩怨得以消除,调解人员由衷地感到欣慰。(马清文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