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斐 通讯员 汪佳影 费勤勤)见到钱莉,合肥市经开区南湖春城小区的居民会喊声:“钱姐,来啦!”
钱姐年纪并不大,今年才51岁,从警28年。去年,她有了新岗位,在合肥市公安局经开分局莲花派出所担任南艳湖居委会社区民警。
对于社区民警这个岗位来说,她算位新人。
都说新人快速融入,干成事难,但对老民警,从事新岗位的钱莉来说,从零开始、从头做起,好好干,总是能突破。
南艳湖居委会总户数5926户,实有人口2万余人,各类场所243家,流动人口多,警情复杂。
钱莉以前从事的是内勤工作,并未有管理辖区的经验,这头号考验就是认路和认人。
为了尽快熟悉辖区情况,刚到社区的头3个月,钱莉每天都推迟下班,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社区里。
“我上班时,大部分辖区居民也上班了,我下班时,他们才陆续回家,只有延迟下班,才能遇到更多人,了解更多事。”就这样钱莉在居民中,迅速“混”了个脸熟,各小区的路也熟悉起来。很快,她便成为社区居民口中熟悉的“钱警官”、亲切的“钱姐”。
“钱姐,我们忙了一天下班后想休息,但是广场舞这声音,让人有点烦躁……”2022年9月,钱莉在走访中,收到了南湖春城小区居民的投诉。
广场舞噪声扰民,民警来后声音调低,但走了之后声音又大了起来。为从根上解决问题,钱莉行动起来,通过实地走访、普法宣传、邀请第三方公司现场检测、联系制作降噪盒等措施,既让群众安心跳起广场舞,又杜绝了噪声扰民现象,成功化解了这起邻里纠纷。
“这起纠纷中,钱警官没有一刀子切,替我们双方考虑,咱们居民间也应该相互理解!”钱莉智慧的处理方式得到居民的一致认可,而她处置广场舞噪声的做法也在全市得到推广。
做好基层治理,光靠社区民警可不行,还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小管家、网格员、楼栋长、物业等各方力量。
2022年10月,钱莉组建了南艳湖义警队。刚开始时,义警队员少,围观人多。但当大家看到,这些队员风雨无阻地跟着钱莉一起参与到治安巡逻、安全防范、社会救援、法治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中来后,慢慢地,夸赞的人多了,参加的人也多了。
在钱莉的耐心经营和群众口口相传下,小小的义警队伍逐渐扩大到固定的50多人,成为南艳湖边一道独特的风景。今年1月,义警队在辖区群众的建议下正式更名为“满天星义警队”,成长为社区平安创建路上的“轻骑兵”。
“他们原本是散落在各行各业的‘萤火’,我只是通过义警队伍将点点‘萤火’汇聚起来,带着这束光一起守护我们生活的地方。”说到自己的义警队伍,钱莉很自豪。
如果说“义警”队伍是钱莉开展社区工作的左右手,那一颗真心就是打开群众心门的钥匙。
成为社区民警以后,钱莉就为辖区群众开通了“爱心专线”,组建了“警民议事群”,接听电话、回应诉求、解决问题。
今年8月17日晚,钱莉走进了孤寡老人余奶奶的家。3月起,老人已经连续多次凌晨拨打110,举报楼上有噪音,不能让其入睡。
民警处警至现场,走访楼上楼下住户,发现其实没有噪音。钱莉把这事放在心里,她知道已经80多岁余奶奶,长时间独自一人生活,需要治愈的是老人心里的“噪音”。
于是她将自己电话号码输在了老人的手机里,让老人有需求可以打电话找她,并多次联系老人的子女,让他们多给老人打打电话。
从此以后,钱莉不定时都会收到余奶奶的电话:“小钱好!我挺好呀,你安心上班哦。”那一刻,钱莉觉得,踏实的日子是这么美好,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钱姐,来啦……”这不,走访中,居民们热情地招呼,又一次拦住钱莉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