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怀宁县一大批有见识、有经验、有技术的干部、教师、医生等乡贤,饱含对乡村的深情眷念,在退休后主动还乡,义务从事乡村治理、技术指导、乡村教育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添加了新的动力。
9月4日上午,在马庙镇曹坦村蓝莓基地,村民们三五成群正忙着给蓝莓树除草、压枝、修剪等日常管护,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现在每隔几天就要请20多个村民做一次除草、施肥,也是为来年蓝莓丰产打下基础。”蓝莓基地负责人丁士权正在检查蓝莓基地滴灌设施。今年59岁的丁士权18岁应征入伍,23岁从部队退伍,退伍后在怀宁县化工建材总厂工作,于2011年回到老家曹坦村定居。返乡后他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热心村里公益事业,帮助群众调解纠纷矛盾。2021年丁士权被聘用为曹坦村集体经济蓝莓产业管理负责人,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今年曹坦村集体经济蓝莓园迎来大丰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
“徐老,您这次回来能住一段时间不?旁边徐大爷家的院墙修葺好了,正不知道画什么画呢,还要请您老指点一下。”“好、好。”日前,在洪铺镇石库村石库咀徐名发家门前,村干部陈富发与其打招呼。在他们的身后,干净整洁的道路、窗明几净的屋舍、开阔的长廊、彩绘的文化墙、随风摇曳的柳条、静静流淌的皖河……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作为宁波市高新区组织部原副部长,今年66岁的徐名发一直热心家乡公益事业,退休后全力参与家乡美丽乡村建设——捐资修路、牵头修建休闲亭、自己动手修建“岁月墙”,指导完善绿化、亮化、美化等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这是我的故乡,我在这儿出生、长大、出征,至今离乡40多年,虽然安家他处,但永远淡漠不了我的恋乡与思乡之情,我时刻都记着我是石库咀的孩子。”徐名发如是说。
“我们写诗要有韵脚,可以只有一个或多个,但不能只追求押韵。”在龙泉村农家书屋,江菊生正在给孩子们讲解诗词写作知识。2013年江菊生从文化岗位退休后,热爱文化工作的他主动加入家乡的清河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长期在村里的农家书屋担任志愿者。每逢寒暑假,江菊生早早就拎着大茶杯、骑着电动车到村里的农家书屋“上班”,辅导孩子们品读古诗、练习书法,引导青少年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知识,涵养品格。
在县城机关工作并退下来的占转南,定居在老城石牌镇,她主动担任石牌镇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运用“党建+公益”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关爱弱势群体,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关爱困境儿童”活动,累计募集资金近3万元,用于帮助困难老人和留守儿童。占转南还积极参政议政,为地方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累计20余条,石牌镇老干部党支部也因此于2022年11月被表彰为“安庆市离退休干部职工示范党支部”。
退休6年的戴家银老师,2022年6月受月山镇月山社区委托,义务担任社区矛盾调解小组组长。前不久,社区一老人到社区哭诉家中儿子对其有虐待行为,导致自己受伤。戴家银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对其儿子进行严厉的教育批评,并耐心做思想工作。经认真调解后,当事人认识到了错误,承诺今后将善待老父亲。一年多来,戴家银共调解矛盾纠纷27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通讯员 檀志扬 实习生 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