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为民办事 倾心为民解忧”——9月6日,笔者走进宿松县公安局趾凤派出所综合服务大厅,一面挂在墙壁上的锦旗映入眼帘。锦旗背后,浓缩了一个“一窗通办”服务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暖心故事。
20年前,郭某从湖北黄梅县独山镇流浪到宿松县趾凤乡趾凤村,与该村居民李某结为夫妇。20年来,因原户籍地公安机关没有登记其户口,所以一直未到趾凤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今年8月,趾凤派出所在开展“夏季行动”中得知郭某的实际情况后,迅速与湖北黄梅县公安局独山派出所进行沟通,帮其在当地补登了户口,然后将其户口迁至趾凤乡趾凤村,由此避免了郭某“两头跑”带来的辛苦,了却困扰其20年的烦心事。
近年来,宿松县公安局坚持高标准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实现从“多窗式专科”服务向“一窗式全科”服务转变,不断提升公安窗口服务效率。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200万元,率先在安庆全市公安机关实行“一窗通办”服务模式,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全县22个基层派出所、车管所分别建立综合服务大厅,设立户政、交警、出入境“三合一”综合服务窗口,并分别投放“三合一”综合服务窗口助手设备。同时按照“一门办、一次办、一窗办”的服务原则,主动与县数据资源管理局进行业务对接,整合车驾管、户政、治安、出入境等8个警种133项公安政务业务,实现“一窗通办”“一照通用”“一机通办”“一网通办”和公安涉企事项“一站式办理”的工作流程。
下放办理权限,推动“县域通办”。赋予全县基层派出所及车管所23名民警办理查询出入境业务权限,以及全县基层派出所44名民警、辅警办理车驾管业务权限,让办事群众在更短时间内享受更高水平的服务,特别是给农村地区群众带来极大的方便,跨县域办理业务已成为现实。
“以前凡涉及车驾管、出入境等方面的业务,都要去50公里外的县城办理,现在只要到离家不远的洲头派出所就能够办理,省时又省钱。”今年8月,宿松县复兴镇同马社区居民刘先生仅花十几分钟时间就顺利从洲头派出所综合服务大厅办理了驾驶证换证业务,还顺便查询了自己的往来港澳通行证签注剩余次数。
打破地域界限,推动“跨省通办”。2022年7月,在全县公安窗口单位落实省公安厅推出的19项便民利企措施,使“一窗通办”服务区域从打破县域界限拓展到打破省际界限。开通长三角区域新生儿入户、迁入迁出等“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业务,这是19项便民利企措施中的一项。凡涉及沪、浙、苏、皖四地的这类业务,全县“一窗通办”窗口均可直接受理,大大方便了沪、浙、苏三地来宿创业、务工人员和在沪、浙、苏三地创业、务工的宿松籍人员。
“无须返回宿松,就能很快地将孩子的户口予以登记。”宿松县公安局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董玉琴介绍说,常年在沪、浙、苏三地创业、务工的广大宿松籍人员,在无须返家的情况下,只要向暂住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就能够办理好新生儿入户登记、跨省迁移户口等业务。自开通以来,全县“一窗通办”窗口依托省户政管理统一服务平台,共为沪、浙、苏、皖四地居民提供1.2万余次服务。
集合相关部门,推动“即到即办”。依托“一窗通办”服务,组织邮政、税务、银行、保险等部门入驻交警窗口单位,形成集购置保险、缴税、验车、受理、选号、制证、领牌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办理通道。车辆车牌一次办好立等可取,办事群众原来往返奔波需要一天办完的新车挂牌业务,现在30分钟即能拿到车牌,真正实现了“即到即办”。
董玉琴表示,“一窗通办”是宿松县公安局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县公安窗口单位推出的一项惠民举措。下一步,全县公安窗口单位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难点热点,抓实抓细公安“放管服”改革的各项措施,让“一窗通办”真正解决人们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讯员 孙春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