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袁中锋 通讯员 余建超)近年来,宣城市人民检察院机关第二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推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一改两为”工作要求,立足部门职责,找准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点,把党建工作嵌入到市场主体最需要的司法服务中,点燃党建和优化营商环境双向融合的“红色引擎”。
党员精准服务助企发展
2022年初,由宣城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该市首例侵犯商业秘密案一审宣判。在办理该案件过程中,宣城市检察院机关第二党支部检察官牢记党员服务宗旨,既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更依法全面保障涉案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各项权益。在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基础上,积极回应涉案企业的法治诉求,在打击与保护中寻求平衡。办案过程中,承办检察官还多次主动走访被害企业,了解案件情况、听取相关诉求,并对被害企业进行答疑解惑。后该案被评选为2022年全省检察机关助力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办理该案的主办检察官刘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四部门联合表彰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结合这起案件,宣城市检察院坚持以“典型”促“共行”,联合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立首批4个“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建立起企业主导、多方联动的商业秘密保护机制。典型案例激发了行动的内生动力,凝造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主心骨和定盘星。
党员能动履职触角延伸
为打造党建业务融合创新范例,宣城市检察院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干警积极将服务工作向前端延伸。通过在市工商联设立的“民营经济工作站”,搭建起检察机关服务民营企业的直通平台,可为民营企业涉法涉诉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2020年2月,广德某矿业公司委托律师向民营经济工作站递交“维权申请”,反映其公司遭受标的高达1500万元的虚假诉讼,且一审已败诉。收到申请后,宣城市检察院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对该线索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以该案的相关鉴定意见为突破口,将情况反馈二审法院并同步做好跟踪。2020年9月,二审法院依法改判,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并将该案涉嫌虚假诉讼的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目前该案已判决。事后,当事人专门到宣城市检察院送来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谢。
党员强根铸魂激活引擎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宣城市检察院机关第二党支部还积极鼓励党员干警在能动履职中敢作敢为、善作善成,改作风、提效能。
张某凌特大虚开骗税案涉案金额70余亿元,虚开税额6亿余元,是宣城市检察机关办理的最重大、疑难、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为顺利办理该案,党员干警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审查了全部案卷材料,补充完善相关证据。为办理该案,有人将婚期一延再延,有人顶着酷暑在没有空调的库房里核对100余箱涉案财务资料,有人在几十万条微信记录中厘清相关证据......为准确核算每一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数额,专案组成员经常加班加点到深更半夜。经党员干警们艰辛刻苦的工作,一审、二审法院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全部予以认定,取得了良好的法律、社会、政治效果,受到省检察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该办案团队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经济犯罪检察业务条线2022年度优秀办案团队”和“2022年全国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