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唱好“三部曲” 化解千家忧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9-18 14:45:30

“欠我2万多块钱,非说只欠1万块,我这有欠条为证!”

“我们中间又还过一次,根本没欠这么多!”

……

8月21日上午10时许,涡阳法院花沟法庭。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犹如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双方当事人李某某和韩某某郁闷的心情。面对一笔欠款的数额,双方剑拔弩张。

从2018年开始,韩某某的丈夫多次从李某某处购买饲料,并出具欠款25564元的欠条一张,韩某某在欠条上摁了手印。在2019年和2020年间,韩某某分两次偿还了4750元。

后来,李某某催要该笔欠款的余款21000余元,双方出现了争议。韩某某表示,在其丈夫去世前,他们曾经偿还过大约12000元的欠款。不过当时给的是现金,没有其他旁观者在场,这笔还款也没有在欠条上标注。

对于韩某某的说法,李某某予以否认。经花沟法庭驻庭调解员多次调解,双方互不让步,眼看就要对簿公堂。

“你觉得自己没欠这么多,为什么在还钱的时候不在欠条上注明一下呢?法庭是要看证据的,对方有欠条,你手里什么证据都没有,还不愿意调解吗?”花沟法庭庭长张蕊做韩某某的思想工作。

“我也愿意调解,就是他坚持要20000元,我接受不了。”韩某某没有了刚到法庭时的坚定。

张蕊又找到在另一处等候的李某某,给他分析情况。“如果起诉的话,即使你胜诉了,他们家的情况你也了解,履行是个大问题。如果能调解的话,你再退一步,让他们一次性支付。”“好吧,那就18000元。”李某某也同意调解。

“我们只能拿出来15000元,张庭长您再跟他说说。”“17000元,不能再少了!”

张蕊一次次地在当事人之间“折返跑”,终于,双方在16500元的额度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现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韩某某的儿子也当场拿出了16500元现金替母亲偿还了欠款。

此时,已经到了下午的1时许,雨已经停了,冲破了阴霾的阳光又把大地照得亮亮堂堂。

当天上午,张蕊共处理了三个矛盾纠纷,涉及家事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为了妥善化解这些矛盾纠纷,张蕊总结出了一套“调解三部曲”——“倾听、交流、观察”,将“背靠背”调解、“心贴心”劝解发挥到了极致。“基层法庭面对的大多是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这些事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果不及时、妥善化解,很容易让小事发展成大事。”

部队退伍的张蕊2011年进入法院工作,她和同事们研创了“花沟法庭案件繁简分流法”,提高了案件审判质效;他们设立了“法护未来”普法教育基地,为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天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8月,省高院公布了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花沟法庭光荣入选。(蒋加磊 记者 常振龙 实习生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