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根基所在,也是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地方。为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淮北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按照中宣部、司法部等部门《关于印发〈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的要求,目前,已有2327人通过全市各村、镇、县(区)精挑细选、分级培训、示范引领、规范管理四关,成为一支知政策、懂法律、擅调解、能普法的“法律明白人”。他们长期奔走在田间地头,穿梭于大街小巷,活跃在千家万户,点亮了基层治理的“法治明灯”。
精挑细选,严把“法律明白人”“入口关”。淮北市以助推乡村振兴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提升乡村法治建设水平和人民群众法治素养为目标,高标准、严要求开展选拔工作,从村“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五老”等人员中筛选出德高望重、熟悉法律知识、热心公益普法的志愿者,并经村、镇、县(区)、市四级主管部门严格把关后,再通过任前培训、登记备案,注册为淮北市“法律明白人”。目前,全市共选拔出“法律明白人”2327名,每村(社区)均有5名以上“法律明白人”,且已颁发证书和徽章。
分级培训,严把“法律明白人”“培训关”。淮北市将各级“法律明白人”培训工作纳入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年度考核,构建起市、县(区)、镇、村四级培训平台。定期邀请政府领导、知名学者、普法骨干、农业专家等为全市“法律明白人”传授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并讲解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基层调解技巧等法律法规和专门知识,指导各县(区)、各镇村(社区)常态化开展培训,人均年培训8课时以上。通过建立四级培训制度,组织“法律明白人”参观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宣传基地,观看法治文艺演出、现场观摩人民调解、旁听庭审等,对全市“法律明白人”开展全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育,切实提升其法治实践能力。
示范引领,严把“法律明白人”“成效关”。淮北市以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普法宣传、法治讲座、基层依法治理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村家庭成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目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已覆盖全市443个村(社区)。利用人熟、地熟、事熟三大优势,借助重要普法时间节点,每年组织“法律明白人”参与“法律七进”等法治实践活动,向基层群众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反电信诈骗法、乡村振兴法等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利益诉求;服务基层治理,以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人民调解室为调解和普法的重要阵地,“法律明白人”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积极协助人民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当好群众身边的法律法规“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援助“领航员”,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规范管理,严把“法律明白人”“考核关”。强化对全市“法律明白人”的动态管理,建立“法律明白人”考核评价机制,对不履职尽责、发生违法违纪行为及其他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市法宣办及时通过程序予以清退,注销证书、收回徽章;及时吸纳热心普法事业、符合选任标准的干部群众加入“法律明白人”队伍;对积极开展工作,示范作用明显的“法律明白人”,通过开展全市“十佳法律明白人”评选等活动予以表彰,增强“法律明白人”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全市“法律明白人”发挥模范带动作用,调动基层人民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积极性,在全市构建形成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的乡村综合治理体系。(杨永照 张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