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紧邻华东最大合成演训基地和东部战区空军靶场,长年驻扎部队数万人,驻军单位多、遗留历史问题多,矛盾频发,社会治理复杂。据此大柳镇探索出了“123”工作法,即“一室”“二员”“三融合”。一室,建设“老兵调解室”;二员,老兵既是人民调解员,也是普法宣传员;三融合,老兵调解员在情感基础上说道理、讲法律,做到情、法、理三者的融合。形成具有大柳特色的社会治理“枫桥经验”,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人民调解治理道路。
吹好“前沿哨”,满腔热血化干戈。老兵们即使脱下军装,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也也已经融入血脉,在急难险重的调解工作面前,老兵调解员英勇向前,展现了退役老兵的热血奉献。2018年空军某部实弹演习将航弹误投大柳社区长塘组造成人员受伤和30户房屋受损。在危急情况下老兵调解员找到部队和受伤的当事人耐心进行调查、走访、调解。经过多轮调解,医疗费用合计16500元,均由部队负责承担,30户居民均与部队签订了维修补偿协议顺利拿到赔偿。老兵说:“越是困难,越要往前冲,这才是老兵调解员该有的担当。”
跳动“同理心”,悉心调处止纠纷。在复杂矛盾调解过程中,老兵调解员坚持情、理、法并用,讲感情、说道理、用法律,有效提高了矛盾化解效能。2022年5月,大柳镇老兵调解室受理了一起林地权属纠纷案件。双方因林地归属产生争议,申请进行调解。从情:双方本是关系较好的村民;从理:通过现场察看,走访当事人、村干部及相关群众,弄清事实,找准问题症结;从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确定林地权属。通过运用“情、理、法”的劝说,最终合理划分林地的归属。
解开“千千结”,春风化雨暖人心。由于老兵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是光辉、荣耀的,且老兵的生活经验较为丰富,资历较老,因此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都能耐心听完老兵的道理,并且对调解结果心服口服。老兵调解员在调解家庭矛盾的时候也会一改平时严肃的面孔,耐心地听完事件的经过,并且梳理情况,提出建议,如同春风化雨,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夫妻和好、邻里和睦。(刘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