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中秋、国庆两节假期将至,购物、聚餐、旅游即将迎来高峰,为使广大消费者在此期间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玩得舒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出“两节”消费提示,提醒大家安全、科学、理性、绿色消费。
购物消费要理性
“两节”期间,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打折、让利、充值、赠送、返卷、店庆”等促销活动,消费者消费时特别要提防“押金”“预付卡”类消费陷阱。在办理充值卡时,要按照实际需求理性消费,不要被商家宣传的优惠折扣诱惑而冲动消费,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消费习惯、消费频度适量充值,尽量不要一次为预付卡充入过多金额,充值以后也要及时消费,避免因使用时间过长,遭遇商家因经营不善倒闭、逃逸等不确定因素,造成损失。
月饼、大闸蟹是不少人中秋佳节必备的节令美食。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挑选月饼时,不要购买“三无”(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食品。在购买线上或线下月饼及其他节令食品时,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尤其是现做现卖的手工月饼。选购大闸蟹时尽量不要挑选死蟹或濒临死亡的蟹,注意其鲜活度,选购好的大闸蟹如不立即食用,保存前忌用急流水冲洗,应捆绑其腿放入冰箱冷藏室,盖上拧干的湿毛巾,可保存3-5天。
包装过度不可取
9月1日起,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正式实施。为解决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问题,新标准规定了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要求,以及相应的计算、检测和判定方法。该标准正式实施以后,市面同步禁止销售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
何为过度包装?商品包装的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包装空隙率中有1项及以上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则判该商品的包装为过度包装。在包装层数上,要求粮食及其加工品、月饼及粽子不应超过三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四层,如果是敞口的手提袋,则不算在包装层数内。包装成本上,生产组织应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销售价格在 100 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生产组织应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 15%;月饼和粽子的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同时,对包装空隙率的计算也进行了明确规定。
消费者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适量按需购买食品礼盒,切莫购买过多,造成浪费。摒弃好面子、讲排场的消费心理,不要被各种精美、华丽的过度包装所诱惑,践行低碳、绿色、简约的理念。
聚餐出游重安全
“两节”期间,是家人朋友聚餐的高峰期,广大群众要注意饮食安全与卫生,选择有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店。要按需点餐,合理膳食,切勿食用野生动物。要留意是否明码标价,问清价格及时核对,防止“低价高收”。使用公勺、公筷,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实践光盘行动,做到绿色节约消费。
节庆期间,各大旅游景区客流量也会有大幅度增长,消费者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提前安排食宿和出行路线,不要盲目出行。要遵守景区秩序,保持语言举止文明,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也有一个愉快的旅游体验。
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无论是线上、线下消费,都要主动索取消费凭证,保留好相关的原始票据、聊天记录、电子交易码等有效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时可作为维权依据。消费纠纷发生后可先行与商家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可及时拨打12315/1234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互联网客户端、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