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光聪 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周莹莹)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近日, 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法宣办印发《关于命名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通知》,合肥市法治乡村教育基地等24个基地获得命名。入选基地是如何评选出来的?都有哪些亮点特色?本报记者带你先睹为快。
好中选优培塑样板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安徽各地、各部门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进法治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整体谋划,多方联动,建成了一批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群众乐见、影响广泛的法治文化阵地,为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推进全民守法普法,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这些法治文化阵地通过挖掘地域、部门、行业特色文化,运用图、声、光、电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让群众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参与法治实践的进程,增强了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年3月, 省法宣办部署开展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申报工作。经推荐申报、书面初审、专家集中评审、实地核查、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入选基地。
获得命名的24个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景式反映了安徽省近年来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涵盖了法治宣传教育、红色基因传承、法治文化建设、基层依法治理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为我省依托社会资源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样板。
家门口学法有去处
在合肥知名打卡地——“合柴•1972”文创园对面,坐落着安徽法治宣传基地,是全国建设较早的省级层面的法治宣传教育馆、展示馆、体验馆。每到节假日,文创园里游人如织,安徽法治宣传基地也是人气十足。自2021年底正式建成启用以来,截至目前,这里已开展主题普法活动43场。
合肥市法治乡村教育基地“安家”在“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之一”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村。这里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敢为人先 的农村改革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新农村面貌。基地由“一园一馆一广场”组成,占地面积达到21000多平方米,以雕塑小品、影像展示、VR互动体验等形式,讲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写入宪法的法治历程,弘扬了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抒写着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除了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新基地外,此次被命名的基地,还有不少是在原有休闲公园基础上改建而成。
比如,2018年建成的宛陵湖法治文化公园。该公园位于宣城市区宛陵湖省级湿地公园西湖,包括室外法治文化广场和室内法治文化馆两大功能区。室外广场设置了“扬子说法”区、“伟人说法”区、“法之源”区等十大普法功能区,室内文化馆由“馆名墙”“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及“法润宣城”四个教育专区组成,其中馆名墙展示的“宣法扬德,共织华夏强国梦,护民兴城,同绘九州盛世图”法治对联,暗含“宣城”两字,已被提炼为当地地域法治文化的内涵标志。
“以前周末不知道带孩子去哪里玩,自从有了宛陵湖法治文化公园,里面的法治动漫、法治小游戏不仅让孩子消磨了时间,还学习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他现在天天吵着要来找好朋友‘扬子’学习法律呢!”市民杨女士如是说到。
追寻红色法治初心
“这是一个红色的法庭,设立于1931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初期,伴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而产生;也是一个绿色的法庭,在这里颁布了《森林办法》,全文共计八条,其中有七条涉及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被誉为中共环境保护第一法……”在六安市裕安区独山苏维埃革命法庭旧址内,讲解员的解说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加深了认识与了解。
独山苏维埃革命法庭是鄂豫皖苏区早期法庭中机构最为完整、立法最为完善、制度最为健全的司法机关,成立早、架构全、保存好,在全国司法系统独树一帜。法庭旧址布展分8个篇章,将法治宣传与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具有普法特色的红色景点。自旧址修缮以来,5万余人来到这里接受红色法治教育。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法治精神,中华苏维埃革命法庭史馆于2023年2月建成。史馆以1927年至1948年苏维埃政府时期的革命法庭沿革为叙事主线,以“红色历史追忆、法治理念探源、崇法为民传承”三个篇章,开展红色法治精神溯源与传承。
各具匠心特色鲜明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阵阵宣誓声从芜湖宪法馆中传出。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为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芜湖市法宣办、市司法局重点打造了芜湖宪法馆,有力推动了宪法法律家喻户晓。
青少年的法治素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法治建设的未来。六安市建设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内设皋陶法治课堂、模拟法庭、法治VR体验馆等,运用云平台、微电影等新媒体技术,让青少年情境式学习法律知识,逐渐成为青少年学法实践第二课堂。
省图书馆自建的“普法知识学习平台”近五年累计访问量达52万余人次。除丰富的法治教育资源外,省图书馆每年还举办讲座、展览、图书推荐、知识竞答等各类普法活动数十场,并联合各基层图书馆以巡讲巡展的形式在省内各地进行普法宣传。
宿州市税收法治主题公园是安徽省首家税收法治主题公园,聚焦市民关注,多角度宣传税法、税费政策知识。
马鞍山党风廉政教育展厅以党纪国法和反腐案例为主线,分为“咬定青山不放松”“恶竹应须斩万竿”“只留清气满乾坤”“绝知此事要躬行”四个篇章,“声、光、电”互动式展现手段和沉浸式体验空间带来强烈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感,让参观者从震撼到深思。
青阳县禁毒教育基地由展厅和报告厅两部分组成,展厅以“拒绝毒品享受美好生活”为主题,划分为序厅、禁毒知识厅、禁毒危害厅、禁毒史厅和尾厅5个功能区域。
黟县“作退一步想”工作室是在西递村胡文照旧居“大夫第”的原址上修缮改建而成,充分挖掘徽州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善治因子,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秀美的黄山,开出的美丽“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