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优化营商环境立法·企业家访谈】主动问需问诊才能精准开方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10-11 17:38:13

编者按: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营商环境如何优化,企业最有参与权。今年,省委将制定《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列为重点工作,交省司法厅牵头起草。为充分掌握企业家对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的所思所想所盼,省司法厅组织省直主要新闻媒体记者赴合肥、芜湖、滁州、六安、蚌埠等市,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

淮河两岸,秋风送爽,位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的安徽工驰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仍是一派火热景象。焊接区域,火花飞舞;智能产线,有条不紊。走出车间,一处厂房工地也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年内可以投入使用。

从帮助对接租用厂房,到容缺受理火速出具施工许可证助力厂房建设,工驰公司“成长”中遇到的难题都一一得到化解。这正是《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中有关“优化要素保障服务”规定的生动注脚。

“走千走万不如回乡创业”

“贴心”与“温暖”,是工驰公司总经理宫传伦回乡创业最深切的感受,“以前人们常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用在我身上,那就是走千走万不如回乡创业!”

宫传伦此前在外省打拼,2020年9月回到家乡创办了工驰公司,主要从事道路运输车辆及各类特种集装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离乡多年,他原也怕“两眼一抹黑”。不过,这种担心在现在看来是多虑了。

两件事打消了他的顾虑。第一次是租房,因生产规模扩大,公司急需寻找合适的厂房。得知这一情况,蚌埠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协调、多次对接,最终工驰公司分别租用了另外两家公司闲置的1.7万平方米的厂房,解了燃眉之急。

第二次是今年。为了兴建自己的厂房,公司要办理施工许可证。“一次性告知、一日办结有多方便,我们是真正体验到了。”具体经办此项业务的工驰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志翔告诉记者,为了帮助他们尽快拿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不仅提供了材料清单,还带着电脑上门指导,发现次重要的材料仍需签字,便按照容缺办理机制,及时出具了施工许可证。

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宫传伦抱有很大期待,“希望能把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让更多的企业受益。”

“把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

切切游子意,依依故乡情。良好的营商环境会形成“归巢效应”。合肥安德科铭半导体有限公司创始人汪穹宇曾在国外留学,通过科大校友会参加了合肥高新区组织的招商宣讲,经过几次接触以及母校情节,毅然于2018年回国创业。

“经营企业这几年,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关企业发展的‘关键小事’。这反映出了党员干部的专业、担当,也说明了相关部门下足了功夫。”汪穹宇举了一个例子。

2023年,安德科铭公司重点研发项目处于攻坚阶段,急需一种国外进口的研发用原材料,但在化学品入关报批及检验检测时遇到了难题。因为该原材料是一种超纯材料,不能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需要在专用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能像常规物品一样在通关时开包进行检验检测。

正当企业为此一筹莫展时,恰逢合肥高新区自贸局上门走访。企业需求就是服务指向。高新区自贸局多次协调联系,经反复沟通后邀请海关检验人员组成专班到公司,在公司的研发实验室通过专业设备现场检验后给予通过。

对企关怀是实打实的,法律也不是冷冰冰的。结合企业实际,汪穹宇提出立法建议,“惠企政策避免‘广撒胡椒面’,多向实体经济、创新领域倾斜,降低企业的沟通成本,让专精特新企业更专注于科技研发。”

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导向

“《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全环境要素,全领域规范国家机关审批、监管、服务和保障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综合性法规。制定《条例》,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持续优化我省营商环境的客观要求,是对标对表长三角先进立法经验、携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现实需要,对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具有重要意义。”据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罗建华介绍,《条例》草案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为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精品”,一方面,《条例》草案在遵循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把我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市场主体广泛支持的改革举措,用法规制度固定起来,体现“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地方立法特点。另一方面,围绕企业开办、生产经营、市场退出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从制度设计上破解工程项目审批痛点、重整企业信用修复难点、物流运输成本堵点等突出问题。

此外,《条例》草案还预留改革的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率先建设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为全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积累经验、树立标杆,让企业的获得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加充实。(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