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优势,积极将夜间巡逻工作基层综治工作相结合贯穿各领域;大力倡导“网格化+铁脚板”的有效做法,积极延伸基层治理的“最前端触角”;主动吸引群众参与,在群防群治上对症下药。在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袖标红与警灯蓝交相辉映,一群秩序规整、肩负守卫平安职责的“水湖打更人”正守护着县城的幸福烟火气,也点亮了这里的平安灯。
发挥“党建+”优势
10月18日傍晚,长丰县城水家湖人群熙熙攘攘,长丰路、吴山路等主干道人气十足,县城的“夜生活”丰富多彩,街头巷尾的群众享受着夜生活的惬意。与此同时,佩戴着统一的红色袖章,身穿反光背心的“水湖打更人”按照水湖镇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在镇域范围内开展夜间巡逻。
自今年8月起,按照水湖镇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围绕“六情”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参与率提升”工作,全镇各部门、33个村(社区)积极组织行动起来,开始了守护县城平安的夜间巡逻行动。
据了解,在这场夜间巡逻行动当中,水湖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治安中的核心作用,镇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巡逻,镇包片班子成员负责所包村(社区)片区总责,镇包村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负责所在村(社区),村(社区)包组干部负责所包村民组责任。除此以外,各村(社区)组织优秀党员同志,不断充实到夜间巡逻小分队力量当中,将党组织“新血液”充分融入到治安巡防队伍建设上来,并联合水家湖派出所民警、党员志愿者,在全镇范围内分区域、分时段全覆盖开展辖区治安巡逻工作,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网格化+“铁脚板”
“小朋友,天这么晚了,围墙这边也不安全,赶紧回家吧……”10月19日晚8时许,水湖镇兴湖社区巡逻队在巡逻中发现两名儿童在吴山路悦湖别院小区南围墙外玩耍,周边因为正在道路施工存在安全隐患,正劝导他们返回家中。
为进一步深化夜间巡逻行动的实效,长丰县水湖镇党委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大巡逻、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做到“三个到位”,即围绕“知民情、增感情”走访到位,主动来到群众身边,进一步加深对民情、社情的了解;围绕“防危情、控舆情”排查到位,积极找出群众身边的矛盾隐忧,进一步打开群众心结,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围绕“减访情、降警情”化解到位,进一步化解群众身边的矛盾,增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联系。
“在夜间巡逻工作当中,我们将网格化管理与巡逻工作结合,社区干部分片包保到位,每晚进行无死角、全覆盖、多频次的巡逻,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水湖镇兴湖社区党支部书记阮仁保介绍道。
老党员+志愿者
为进一步在夜间巡逻中发挥群防群治,水湖镇积极吸引老党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加入到“水湖打更人”的队伍当中。
水湖镇各村(社区)充分发挥和动员群众,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老生产队长、老党员以及热心志愿者和村居干部一道,佩戴袖标,持手电、巡逻器械,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深入到县城的超市、夜市、公园和乡间;他们还对村居内的餐饮、超市、小作坊等重点场所增加巡逻时间和频次,提醒群众生活中注意防火、防盗、防诈骗,警惕陌生人与寻衅滋事人员,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并对巡逻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上报,力争第一时间解决。
据初步统计,仅仅在活动开展不到2个月以来,已经有200余名老生产队长、热心党员以及志愿者参与到“水湖打更人”队伍中。
近日,在合肥市委平安办组织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专项测评调查工作中(全市抽取93个乡镇街道),长丰县平安建设工作参与率为52.63%,在全市排名第2位(13个县区);其中水湖镇平安建设工作参与率为73.20%,全市排名第1位。(通讯员 段贤尧 闫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