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宣城“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 让群众办事更方便
来源:记者 梅觉明 阅读量:10000 2023-10-26 17:16:20

去外地看病医保怎么报销?10月25日,记者采访了解到,郎溪县十字镇参保群众张女士居住杭州因乳腺恶性肿瘤需要长期购药,之前在杭州购药需要将发票带回县城报销。经网格员宣传医保政策后,张女士便通过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门诊慢特病异地备案申请,当天便生效了。自今年6月起至今,张女士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计就诊49次,均异地直接结算了。

医保网格员宣传异地就医备案,免除了张女士多次多次收集发票、病历、辗转杭州郎溪两地奔波,大大方便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就医。据悉,宣城市医疗保障局聚焦基层医保服务下沉难、报销不便捷问题,于2022年12月开始全面启动“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建设工作,全力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医保经办网络,让群众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即可享受到高标准、高质量的医保服务。

▲图为群众在十字镇医保窗口办理业务

宣城市将“医保15分钟服务圈”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采取市县联动和全市一图的建设模式,组建1个市级医保专班和7个县级医保专班,采取“市县共担、补助+配套”机制,投入基层医保服务升级资金909万元,依托乡镇(街道)综合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村委会)为民服务中心,布局947个乡镇医保服务站和村医保服务“微窗口”,分别配备101个乡镇医保“指导员”和1049个村医保“网格员”。通过镇村误工补贴和考评奖励,激发组级网格员积极性,促进组级网格常态化、规范化运行。采取“接入医保专线+依托外网平台”的方式,实现医保服务站、“微窗口”医保信息系统全覆盖。

该市聚焦医保业务“三变”织密“微网格”,解决服务不方便问题。强化“宛美医保 您我相伴”党建品牌引领,推行镇、村、组医保服务“双网”(服务网、信息网)共建,打造基层医保贴心服务。“进城办”变“村里办”。将医保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到基层,并将政务服务事项下沉纳入医保部门“赛马”指标进行考核验收,确保乡镇(街道)医保服务站开展政务服务事项不少于17项,村(社区)医保服务“微窗口”开展政务服务事项不少于7项。聘请村(社区)“两委”成员或医保代办员担任网格长;聘请村老党员、村民组长等担任组级网格员,为村民宣传医保政策,提供参保登记、慢性病登记、大病保险等便民代办服务。开展“政策找人”、“送服务上门”等活动,保障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线下跑”变“指尖办”。在考虑服务适老化基础上,推进医保服务事项“网上办”,实现基本医保费用征缴等17项业务“全程网办”。乡镇医保服务站、定点医疗机构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实现医保全流程服务“一码通办”“掌上办”“刷脸办”,推动就医购药全流程业务从“卡结算”“码结算”到“刷脸结算”。宣城市在全省首个上线“零星报销智能审核系统”“门诊慢特病网上鉴定系统”,月均线上受理门诊慢特病申请近4000件。“规范办”变“精细办”。按照“服务质量最优、提供材料最少、办事时限最短、办事流程最简”的“四最”要求,推进市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工作。协同市数据资源局完成乡村两级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全市一单”标准化建设工作,实现同一事项在市内同层级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图为医保自助服务终端

“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建设以来,在解决基层参保群众关注的医保“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方面发挥显著作用。群众获得感更强,通过下沉医保服务、规范经办事项、创新服务方式,基层参保群众办事“跑腿”越来越少、时限越来越短、体验越来越好,全市乡镇医保服务站、村医保服务“微窗口”月均办件量达8000余件,占全市医保系统月办件量的28.56%,医保事“门口办”“指尖办”逐渐成为常态。群众满意度更高,从参保群众“操心事”做起、“牢骚处”改起,全市参保群众医保整体满意度从2021年的95.65%上升至99.8%,群众投诉类事项占比从2021年的4.64%下降至2.87%。(记者 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