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是黄某,我想把钱一次性付给申请人,您看能不能帮我约一下。”近日,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接到一执行案件被执行人黄某的电话。
2018年申请人庄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后判决由黄某向庄某承担还款义务。2019年该案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执行过程中了解到该案欠款系被执行人黄某儿子所欠借款。黄某与申请人庄某系朋友关系且走动较为频繁,被执行人之子以生意周转为由向庄某借款,该借款黄某并不知晓。借款到期后,庄某多次催要无果后找到黄某,黄某称其子整天不务正业,借钱给他是一分钱要不到的。碍于朋友关系,黄某自愿代其儿子承担还款义务,并向庄某出具欠条。因黄某生意失败,致使欠款无法给付,庄某遂诉至法院。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官了解到上述情况,组织双方当事人和解并达成协议,约定每年支付4万元直至欠款付清。
之后三年,被执行人黄某一直严格按照协议内容履行。近日,执行法官接到黄某来电,称其身体出现严重状况。原以为黄某肯定是要求迟延履行,没想到黄某主动要求约申请人谈一次性还款,这一举动让执行法官感到十分意外。黄某继续说道:“我今年60多岁了,从来没有进过法院大门,没想到老了因为儿子进了法院大门,无论怎样我也要在有生之年处理好欠款的事,要挺直腰杆地走。” 后执行法官了解到,被执行人黄某于今年查出癌症,病情不容乐观。
得知上述情况后,执行法官立即约谈了申请人并说明了上述情况,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场,一方面严厉教育黄某之子,让其认识到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做到诚信守约;另一方面协调双方当事人就剩余款项达成一次性给付协议,协议中申请人主动放弃了部分尾款及利息。至此,一件长达5年的案件得以圆满化解。(朱希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