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周增)“渣土车司机出现严重疲劳驾驶情况,监控显示已出现闭眼睡着的情况。”凌晨5点多,一阵警报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发出该警报的正是合肥市包河区城管局试点安装的渣土车智能安全提示系统,系统将监控到紧急情况后,立即发出警报并开启护航模式,收到警报后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呼叫驾驶员并一路将其护航至安全停车点休息。
10月31日,记者从包河区城管局得知,该区已有部分渣土运输车试点安装系统并成功运行,有效预防了渣土车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筑牢交通运输安全防线。
据悉,为探索包河区渣土车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新型有效方案,包河区城管执法大队先后前往多家运输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排查分析渣土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点,在重要路口设立安全员、摆放安全锥,开展驾驶员岗前安全教育等,同时,联合辖区内渣土运输企业,选取部分车辆试点安装智能安全提示系统,为渣土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开辟一条新型智能化管理道路。
该智能安全提示系统基于车载主动安全双防设备数据,依托“算法+硬件+平台+服务”一体化安全运营平台,对渣土车辆及司机进行“7+24H”安全运营服务,利用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驾驶室及车身装载4颗高清摄像头,有效监测运输车辆行驶状态,一旦监测到潜在碰撞危险、偏离车道、车距过近及驾驶员疲劳驾驶、分神驾驶等情况,系统会立即响应、发出警报并自动分级上传,平台会根据警报级别采取相应处理方式,针对驾驶员严重疲劳驾驶情况,人工坐席员将立即介入,同驾驶员进行实时对话提醒干预,开启护航系统。
每日运输工作结束后,该系统还能向渣土运输企业提供管理监控情况日报表,帮助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消除日常安全管理隐患,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主动型智能监管方式,有效杜绝了渣土运输中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