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秉持“三个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合打造多元解纷阵地,夯实诉源治理之基,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问题的发现,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该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领导小组和村党组织书记、党员代表为调解员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统筹协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深入推进“党建+调解”深度融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急迫、最期盼、最忧虑的突出问题。今年以来,镇村主要负责人已接访约访130批次142人次;阅批信访件23批次32人次,带案下访42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64件。
坚持以“源头预防”为入手。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实际,重点关注农村农业、社会保障、邻里关系等民生事项,组建由网格员、村组干部、乡贤等184人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员队伍,通过定期走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村入户,了解民意、民情,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排查登记,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做好解释工作,稳控好群众的情绪。建立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全方位搜集掌握矛盾纠纷苗头,增强疏导化解矛盾纠纷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截至三季度末共排查出575件民生诉求,已解决572件,化解率99.5%,主要涉及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社会保障等问题。
坚持以“三治融合”为支撑。 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统筹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化解矛盾多元化、守护平安全时空、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工作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听民声、问民需、解民忧、暖民心”,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行”,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目前,古城镇已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市级4个,区级3个。(王自由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