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舒城以典型案例培育赋能检察履职
来源: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薛玲 阅读量:10000 2023-11-13 17:26:52

案例是行走的法律,是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展示检察工作的重要“橱窗”。

近年来,舒城县人民检察院主动对标“重要窗口”头雁风采定位,围绕“品质检察”内核,持之以恒培育精品案例,努力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守护公平正义、彰显司法权威,先后有15件入选各级各类典型案例,其中1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脱贫攻坚典型案例、1件入选正义网“千案展示”、5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实现典型案例“量”的持续上升,“质”的不断突破,以“育好案”助力“办好案”,赋能检察能动履职,推动高质量法律监督。

强化意识助难案变精品

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法律教科书,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

培育典型案例是提升检察队伍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主动适应政法工作新导向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基于此,舒城县检察院坚持把典型案例培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检察长带头抓落实,把典型案例培育确定为年度重点工作,专题研究部署,认真分析最高检、省检察院条线工作重点和年度典型案例、指导案例培育计划,要求全院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制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将年度典型案例整体工作计划纳入其中,明确案例培育方向。

“一名优秀检察官要有自己的典型案例、精品案例。”舒城县检察院综合业务部主任谢蕾对此感触颇深。为实现将“难案”变成“精品”的转变,该院已经连续两年定期举办疑难案件精解研讨会,主要就司法办案中有争议、处理意见难统一的案件,邀请法学教授、公安民警、法官等一起研讨,以此开阔办案思路,激发检察官办案的“典型意识”“精品意识”。

该院还注重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院领导带头办案有关规定,推动入额院领导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以及社会影响大、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案件,努力把案件办成精品,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2022年以来入额院领导累计办理案件126件,有效增强了发现并培育典型案例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敏锐性。

找准培育切口精准发力

2021年8月,舒城县检察院在介入六安市监察委员会办理的某市某国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施某某涉嫌受贿一案时,发现了自洗钱犯罪线索。在上级检察机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该院充分发挥监检衔接、检警衔接作用,依法成功办理了施某某职务类犯罪“自洗钱”案件。

该案的成功办理展现了舒城县检察院立足岗位服务大局、精准打击犯罪的司法担当。据了解,近年来该院围绕中心工作,找准典型案例的培育切口,主动发现线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依法追捕追诉。同时,聚焦监督主责主业,充分挖掘检察监督数据富矿,积极探索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新路径。去年5月,舒城县检察院提交的“利用假离婚拒不执行裁判法律监督模型”在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评审会上荣获优秀奖,也是此次比赛中唯一以县区院署名的获奖模型。2021年11月,该院办理的六安市张某某等三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重大责任事故案入选《安徽省危害安全生产典型案例》。

办理司法救助案件64件,救助79人,发放救助金125万余元……据统计,该院还在助力保障改善民生方面持续发力,持续关注案件背后的民生问题,凸显办案质效,通过司法救助传递“检察温情”。该院打造的“舒检救助”检察品牌被六安市人民检察院授予“2020年度全市基层院建设工作品牌”称号。

深挖细谋办出首例效果

一个典型案例的产生,从案件受理甚至提前介入阶段就要开始谋划。

为了更好地培育典型案例,舒城县检察院要求检察官善于结合自己所办的案件去思考发现所办案件的亮点和典型性,综合运用好提前介入、检察建议等。2022年,该院发现网红打卡点悬挂国旗不当和城区加油站加油区扫码支付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发出检察建议;围绕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乱象以及保健品市场乱象等问题,该院及时向相关行政单位 制发执法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上述案件先后被评为典型案例。

成功办理舒城首例高空抛物危害公共安全刑事案件,成功办理全市首例涉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依法办理六安首例“自洗钱”案件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好案例还要紧跟热点抢先机,舒城县检察院明确对上级院决策部署、阶段性社会问题要具有敏锐性,尤其要抓住“新罪名、新政策、社会热点”,尽力办出首例、首创的效果。

此外,该院还建立典型案例学习机制,督促干警自学,并就具有重要意义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由经验丰富的检察官以讲座形式进行讲授,努力做到学其“形”悟其“魂”。同时,建立案例选报机制。在每季度调研工作推进会上,设立典型案例选报、研讨环节,将重大疑难复杂以及涉黑恶、涉电诈、涉民企等重点领域案件,列入典型案例培育对象,集思广益,共同研究,为办案部门出点子、解难题,班子成员牵头进行沟通推荐,及时修改完善,提高入选成功率。强化典型案例考评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激发人员培育典型案例的积极性、主动性。(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