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持续落实,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已成为推进能源革命进程的重要支撑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11月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快速壮大,重点环节优势凸显,市场主体加速集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据统计,2019-2022年,全省光伏制造业年营业收入分别实现406.6亿元、648亿元、882.8亿元和1954.9亿元,年均增长超60%,2022年营业收入规模位居全国第四位;锂离子电池行业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78.9亿元,同比增长166.3%。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光伏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101.9亿元,同比增长79%,已超过2022年全年规模;锂离子电池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43亿元,同比增长53.3%。
同时,我省依托石英砂资源优势和出口较为便利区位优势,培育了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产业链优势环节。大力招引全球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龙头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已有7家光伏玻璃企业、4家光伏电池片企业、5家光伏组件企业、2家光伏逆变器企业、1家储能电池企业和1家储能系统集成企业在我省布局发展。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华晟新能源等一批本土企业加速成长,全省现有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上市企业4家。创新方面,截至2022年底,我省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已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高新技术企业107家。
记者注意到,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我省成立高规格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关于强化创新引领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力争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超5000亿元;到2027年,力争营业收入超7500亿元,培育1—2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成为我省重要支柱产业。围绕这一目标,我省将重点组织实施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锻长补短、产业层级提升、产业生态优化、海外市场拓展、应用牵引场景示范、规范有序发展等七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