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讯 积极探索建立适老型诉讼服务新机制,围绕优化涉老诉讼服务、维护涉老合法权益、提升涉老普法实效。今年以来,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法院从实体到程序,从诉前到诉后,全过程、全方位为老年人撑起“司法保护伞”。
“我老伴都七十多岁了,我俩身体都不太好,这次法官们能来家里给我们立案,我真是太感动了。”近日,在一起赡养费纠纷中,两位老人因儿子未主动给付生效调解的医药费用,需要申请强制执行。立案庭承办法官得知两位七旬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前往法院立案,当即决定开启诉讼服务“一窗通办”绿色通道,主动上门为两位老人办理立案登记。
“感谢法院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立案庭干警协同司法鉴定所工作人员,驱车来到当事人李某家中,为其提供上门司法鉴定服务,李某及其家属对便民到家的法院干警及鉴定专家连声道谢。被告张某驾驶轿车与骑车的李某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李某受伤,李某向法院提出司法鉴定申请,要求对其伤残等级、护理期、营养期等进行鉴定。考虑到当事人李某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法院干警积极与鉴定机构沟通协调,决定上门开展鉴定服务,切实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真正把司法为民落到了实处。
连日来,八公山区人民法院深入辖区广场、社区和街道开展适老诉讼服务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广大老年群众懂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专题开展“防养老诈骗法治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普法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向群众耐心列举老年人易受骗的案件种类及骗子惯用手法,提醒大家如何识别诈骗行为,遇事应及时与儿女、亲属沟通商议或拨打报警电话,为老年群体远离诈骗筑起安全屏障。(李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