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构建多元解纷品牌矩阵 写好矛盾化解“新答卷”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11-29 14:54:26

向诉源端口精准发力,解纷关口更加前移;向社会各界充分借力,解纷方式更加多元;向诉后环节深挖潜力,纠纷源头治理更加高效……近年来,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加强诉源治理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将诉源治理作为法院重点工作统筹谋划,构建多元解纷品牌矩阵,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实质性化解。今年以来,田家庵区法院受理一审民事案件9220件,同期一审受理案件下降12.9%。

主动融入 打造解纷品牌矩阵

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把非诉解纷力量“请进来”,矛盾纠纷“分出去”,让群众有问题能反映、矛盾纠纷有处解、合法权益有保障。

6e5bf231-233d-477a-997b-3d0b3f28efa4.jpg

▲8月7日,淮南仲裁委员会与田家庵区法院举行“淮南仲裁委员会驻田家庵区法院工作站”揭牌仪式。

今年初,田家庵区法院与区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联合印发《田家庵区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各级矛调中心等职能,同时选派60名法官、法官助理为网格法官,与全区121个社区、村分片挂钩,在重点辖区内设立审务工作站,人民法庭庭长为审务工作站站长,形成“无讼社区+人民法庭+网格法官”模式,将解纷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升解纷实效。

2020年1月,从事养殖业的孟某某、李某某与某银行签订《农户贷款借款合同》,申请借款10万元,后因未按时履行还款义务被该银行起诉至田家庵区法院。法院立案庭接到材料后,将该案委托给淮南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我的贷款是用于投资养猪,但由于疫情原因,导致猪价偏低,投资款还未收回,暂时无力偿还,需要等待猪价回升,收回投资才能继续还款。”在淮南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听到李某某的诉说后,决定组织双方就能否延长还款期限问题等进行调解。在调解员耐心细致地劝解下,原告对近几年猪肉价格低迷导致被告无法一次性偿还借款表示理解,同意延长还款期限。

近年来,田家庵区法院通过与金融调解委员会的合作对接,大量或简易明确或久拖不决的金融纠纷得到了专业快速的化解。

在诉源治理工作中,田家庵区法院秉持“行业纠纷行业解”的理念,积极与金融调解委员会、物业调解委员会、商会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对接,搭建调解平台,建立纠纷对口分配调解机制,选派业务能力强、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负责对接,梳理能够共同调解处理的案件,畅通维权“快车道”,形成“法院+”的联动式调解网和品牌矩阵。

“我不是不交物业费,是向物业反映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作为物业公司,服务管理不到位,我还交什么物业费。”在淮南市物业调解委员会工作室,某小区的业主于某对物业公司的不作为气愤不已。物业服务涉及千家万户、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解决物业纠纷既要解“法结”更要解“心结”,如果一判了之,很难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对此,田家庵区法院将物业服务纠纷委托至淮南市物业服务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10月23日,在前几轮“背对背”电话调解的基础上,物业调解委员会委派调解员将原被告双方约至调解委员会,进行“面对面”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调解员抓住双方矛盾点,明确指出缴交物业费是业主应尽的义务,于某不应以拒交物业费的方式来表达对物业公司的不满。另外,作为物业公司也应当重视业主的诉求,及时给予回应,提升服务质量,切实让业主感受到“费”有所值。经过一番释法说理,双方达成协议,物业公司承诺将业主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收集,及时整改落实,于某也补交了物业费。

解决物业纠纷案件多发问题,除了治已病,还要从源头根治,最关键的是要引导物业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田家庵区法院积极推动物业行业整治,与市住建局密切合作,联合开展物业开放日活动,就物业纠纷开展专题普法。针对物业纠纷调解、裁判中发现的涉物业服务企业的共性问题,及时反馈给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与山南高新区管委会对接,将物业公司涉诉案件量作为物业公司评比结果的重要指标,对诉讼量较大的物业公司开展座谈,提出工作建议,减少纠纷发生。统计显示,今年1-10月,田家庵区法院一审民事受理物业纠纷案件1014件,和去年同比下降21.46%。

此外,田家庵区法院与淮南仲裁委签订《民商事纠纷诉讼与仲裁对接工作机制的框架合作协议》,在全市率先成立仲裁委驻法院工作站,仲裁员常驻法院开展仲裁调解工作。挂牌运行两个月来,已委派调解案件76件,调解成功33件。

能动司法 前移纠纷化解端口

解决案件是治标,深入探究案件背后的问题,堵塞漏洞、完善监管、未雨绸缪才是治本。田家庵区法院聚焦减少类案多发,发挥司法大数据作用,对可能转化为群体性纠纷的案件,提前介入疏导、调解,及时向相关行业部门预警,避免矛盾激化,形成批量诉讼案件。

今年以来,该院主动向市人社部门了解本年度劳动争议纠纷数量激增的原因、增长变化、纠纷解决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与劳动仲裁委员会建立常态化联系,加强对法律适用统一尺度,以此引导部分劳动争议案件通过仲裁程序后不再诉至法院。

7cd2f27b-0da9-4319-9009-7756419d72b2.jpg

▲田家庵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在物业开放日活动中解答群众法律问题。

田家庵区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动能,主动在诉讼中发现问题,并以司法建议的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层面出台方案进行提前预防和事后化解。

至目前为止,围绕防范化解物业纠纷等,该院向有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11份,并在发出后盯住不放、“没完没了”抓落实,让软性的司法建议成为一把“硬尺子”,发出的11份司法建议全部得到回函,有效发挥司法建议深度参与社会治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重要作用。该院在司法建议作用上发力,加强对案件背景、成因、特点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深入剖析,认真查找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弱项和行业监管漏洞。

面对法院的裁判文书,如何让当事人心服口服?田家庵区法院建立判后答疑通道,安排专人收集当事人问题,法官有针对性进行回答,综合运用释法析理、判后答疑、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和接受裁判内容,避免衍生案件。同时法院注重强化普法宣传,每周末,立案庭、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执行局干警联合在人流量聚集的商场、广场等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围绕群众关心的民间借贷、物业纠纷、预付费消费、装饰装修、电信诈骗等热点问题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强辖区群众法治意识及自主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形成全社会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文明之风,从矛盾纠纷的最初始阶段——当事人端,实现纠纷的不产生和纠纷的自主化解。

引进力量 壮大多元化解队伍

“太感谢你们了,没有想到我在内蒙古,你们就把我的纠纷解决了,我一定按时还钱。”11月1日,肖某隔着屏幕对田家庵区法院特邀调解员说道

原告孙某与被告肖某系商业伙伴关系,2020年7月,孙某开始向肖某供应陶瓷原料,双方滚动结算,2023年1月,肖某偿还孙某3万元后,剩余16万余元一直未偿还,孙某起诉至田家庵区法院。

法院将此案委托给特邀调解员柴建玲。柴建玲拿到案件材料,及时电话联系双方,被告肖某虽承认买卖合同事实,但却诸多理由不愿意配合调解工作,案件进入搁浅状态。特邀调解员柴建玲一次一次地给肖某打电话做其思想工作,肖某向调解员吐露心声自己并非不承认欠款,只是因为自己目前经济情况比较紧张,无法一次性偿还。柴建玲见状,认为被告肖某有还款意愿只是还款时间未约定好,又联系了原告希望其能同意延缓部分金额的收款。原告同意调解员的调解方案,但由于肖某远在内蒙古工作,无法到淮南参加现场调解。于是,调解员便通过多元调解平台的视频调解功能进行视频调解对话,线上签订调解协议。

49cdc6c6-7594-40df-80aa-9b9b44fdc6b1.jpg

▲田家庵区法院召开特邀调解员培训会。

这是田家庵区法院特邀调解员调解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田家庵区法院强化调解队伍建设,在驻院专职调解的基础上,引进更多的力量加入调解,秉持优中选优的原则,以公开招募的方式,从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卸任领导干部等群体中选聘特邀调解员79名,把特邀调解员自身优势和特长运用到调解过程中来,用群众语言普及法律知识,调动当事人参与纠纷调解的积极性。同时将部分特邀调解员编入速裁团队,实现“1+1+1+N”人员配比,即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多名特邀调解员,打造“诉前调解和速裁”无缝衔接的独立办案单元。招募工作开展2个月以来,共计推送案件309件,调解成功149件,调解成功率48.22%。目前,该院的特邀调解员招聘工作常态化进行,多元解纷力量正在不断壮大。(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