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发生矛盾纠纷!别急,有“老公亲”在
来源: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斐 通讯员 王可海 阅读量:10000 2023-11-29 16:41:15

本网讯  (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斐  通讯员 王可海) “不要吵,有事咱坐下来好好说。” 11月21日下午,在舒城县千人桥镇鲍桥村,别看方琴个头不高,声音却特别洪亮。就这么一嗓子,刚才还吵得面红耳赤的马某存、马某这对邻里,纷纷转身拉着她坐下,抢着“倒起苦水”。

“你们都退让一步,刚才我和马老划线了,按此分界线,各不相占。” 1小时前,两家人因为宅基地发生了纠纷,经过方琴、马宏存轮番劝说,看着地上的刚划好的线,终于握手言和。


方琴、马宏存与马某存、马某家同住一个村子上,不仅是当地有威望的人,还有另一个身份——“老公亲”。

何谓“老公亲”?素有“鱼米之乡”的千人桥镇,地处美丽的杭埠河畔,古称“舒城东乡”,全镇辖有21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往群众间遇有矛盾纠纷,常有邀请在本地德高望重的双方亲戚或朋友居中调解的传统。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去年5月,该镇出台了《关于选用“老公亲”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大格局的实施意见》。

“每村选出2-3名、50周岁以上,在村内长期居住生活,有威望、有经验、人脉等社会资源的老党员、退职村干部、中心组长担任。‘老公亲’选用周期为一年,可连选连用。”据千人桥镇综治中心副主任汤德刚介绍,“老公亲”人选经村(街道)委会集体讨论后上报,由镇综治中心研究决定,纳入人民调解员队伍。

“你割你家田的稻子,凭什么把田埂搞坏了。”前不久,兴丰村民徐某来与梁某道在田间发生争吵,原来是收割稻子时收割机不慎将部分田埂压坏,造成梁某道不满。该村“老公亲”徐永红、梁正柱得知后,在现场拉起了线,将田埂按原貌恢复。

“其实我们也没特别大的本事,只要把争吵双方理直了、气顺了,很多矛盾纠纷就可以就地化解。”徐永红说。

像徐永红、梁正柱这样的“老公亲”,千人桥镇在册人员有57名。他们行走在田间地头、邻里间,为民“说事”,筑牢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

“起初我们也担心,没有正规的培训过,没多少调解经验,考虑到实际问题,镇上会定期组织业务培训,邀请专业人员上课,他们结合调解实际,讲经典案例,借鉴学习,受益匪浅。”“老公亲”徐永红感慨地说。

翻看徐永红的“老公亲”笔记本,上面不仅记录着日常参与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纠纷事例等,还记录了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隐患苗头。

“选聘村民担任‘老公亲’,不仅能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化解矛盾,帮助解决难题,还能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舒城县公安局千人桥派出所所长苏礼长说,让“自家人”解决“自家事”,帮忙评评理,没有距离感,这看似解决了乡村治理“小事”,但对老百姓来说解决却是生活上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