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与39个国家缔结100对友好省际(城市)关系;合肥中欧班列运行班次达768列次,实现七大口岸全线贯通;贸易总额由2013年的全国第14位提升到目前第9位……11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安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十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在这其中,安徽主动承担国家使命任务,凸显“政策沟通”亮点,“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向外拓延,至今已与39个国家缔结100对友好省际(城市)关系,在罗马尼亚、印尼、匈牙利等共建国家成立多个华人华侨商协会,与111家境外商协会组织签订友好合作协议。
同时,我省积极发挥向海区位优势,构筑“设施联通”通道,合肥中欧班列运行班次从2014年的10余列提升到2022年的768列,实现七大口岸全线贯通,点对点直达俄罗斯等18个国家、123个国际站点。今年前10个月,共开行787列,超过去年全年发运量,现已累计发运3600余列。
在对外贸易方面,我省坚持筑牢基础,提升“贸易畅通”能级,贸易规模持续争先进位,贸易总额由2013年的全国第14位提升到目前第9位。今年前10个月,对共建国家进出口达到3429亿元、增长23.1%。此外,我省还出台《安徽省自贸试验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股权投资试点暂行办法》,首支QFLP基金在芜湖落地,深化开放金融服务,增强“资金融通”能力。
为推动双向投资合作,展现“产业合作”作为,全省累计设立境外投资企业(机构)超千家,合作市场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我省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由2013年的66家增长至目前的90家,大众全球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大众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等高质量外资项目纷纷落户我省。今年前10个月,全省利用外资132.2亿元、增长9.9%,高于全国19.3个百分点。
在人文交流方面,中国—哥斯达黎加果蔬生物育种及智能化技术等“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国家批复,我省组织11批、156人次赴南苏丹开展医疗援助,此外还设立6所孔子学院和4个孔子学堂,安徽文旅海外新媒体国际传播力指数位居全国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