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书记办事公正不偏心,就算对方是他家亲戚,也一样秉公办事。”11月27日,东至县东流镇金山村江学林对记者说起孙女被邻居程某家狗咬伤得到妥善处理一事,不禁伸出大拇指为村“两委”点赞。
今年89岁的程某是该村党委书记胡新民姑姑的公公。由于老人拒绝支付江学林孙女打狂犬疫苗的费用,江学林只好求助村“两委”。
“当时还有点担心胡书记会偏心,但当天胡书记就和村干部到组上调监控核实,很快帮我要回了打疫苗的1680元钱。”江学林说,“完事了,胡书记还买了牛奶来看望我孙女。”
“干部速上门,帮理不帮亲。纠纷现场解,矛盾就地清。”这首打油诗,是金山村老百姓对村“两委”的评价,亦是该村连续19年本地村民零上访的“秘籍”。
针对村民存取款不便难题,打造村级金融服务中心;考虑交通事故主责方家境困难,积极协调分期赔付;李某意外导致伤残,胡新民多次到医院看望、陪同伤残鉴定并申请残补;筹建14间新房,安置不愿去敬老院的五保户。
“群众利益无小事,不仅要抓早抓小抓苗头,加强普法宣传,还要一碗水端平,找准症结‘开药方’。”说起调解心得,胡新民表示,“进村入户知民心、民主议事顺民心、换位思考贴民心、上门服务聚民心、党建堡垒守民心”的“五心”工作法,是该村的治理“法宝”。
金山村处于206国道两边,有512户2069人,人多且村情复杂。近年来,金山村始终坚持和发扬“枫桥经验”——2009年该村矛盾纠纷调解室在村组设置“瞭望”意见箱;2015年实行整村网格化管理;2016年在“三治”基础上创新“五心”工作法;2019年创建信用积分超市;建立“一组一员一团队”的爱老助老“我来帮”、邻里家事“我来评”、小修小补“我来做”、公益服务“我来领”的“四我”网格化服务机制。
此外,该村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议”原则,将村党委书记、法律顾问、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纳入“五心”工作室议事协商成员;建立网格“说事中心”,实现“小事不出格”;对一时难以化解的疑难杂症、村级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项目、村民反映强烈的事项等,通过村党委点题选题、成员荐题的方式召开“民生民事板凳会”,实现乡村振兴共建共治共享。
孜孜不倦十余年,金山村相继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安徽省优秀(村)社区党建网站”“池州市文明村”等称号。据统计,今年该村累计走访群众1万余人次,摸排化解矛盾纠纷76件,签订书面协议56件,调解成功率100%;召开“板凳会”188场,解决问题近400件;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率达100%。(通讯员 丁满莲 记者 尤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