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法”“景”融合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12-15 14:52:53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广德市坚持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提升全市普法工作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形式、拓宽领域、丰富内容,激活乡村治理“法治细胞”,以基层法治文化阵地构筑基层普法网络,让法治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惠及群众,推动全市法治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

在“法”“景”融合的建设中,广德市注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夯实基层依法治理的群众基础。为发挥宣传教育在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中的作用,广德市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依托原有乡村(社区)布局和景观,打造集“教育性、观赏性、互动性、实效性”为一体的法治文化风景线,让法治观念“润物细无声”,渗透在群众生活中。目前在每个村(社区)均建成一个以上法治文化阵地,全市共有各类法治文化阵地217个。

同时,广德市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抓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文明创建、党建和乡村振兴等工作,在全市137个村(社区)扎实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全市乡村治理建设。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29个宣城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过程中,广德市突出地域文化,深入挖掘梳理传统文化与法治元素的契合点,高质量筑牢法治“文化阵地”。升平社区工作人员精挑细选法治图书,制作法治图书角统一标牌,打造法治图书角,为群众提供法律知识“充电桩”;梅泉村以画普法,将法治文化与“山水墨”相结合画在墙上,修饰村貌的同时,也让法治文化得到有力的宣传;姚村村依托红色资源,在英烈山六三空难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了集党团史教育、乡村振兴、少年儿童关怀、法治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法治文化阵地,将法治宣传融入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教育、引导群众;刘福桥村将范仲淹纪念馆作为法治文化宣传矩阵,深挖历史人物的法治理念,让法治文化阵地有温度,更具本地特色。

除此之外,广德市还有许多村(社区)通过安装宪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牌,张贴民法典宣传海报,修建法治故事宣传栏,打造普法会议室,定时召开普法会议等方式,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

在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空间利用时,以景观石、生态木、宣传栏、石凳等为载体,把法治元素嵌入长廊、公园(广场)。目前,广德市共建有22个法治文化长廊、16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30个法治文化主题广场。

下一步,广德市将继续延伸法治文化阵地,为乡村建设注入法治元素,将法治文化融入百姓日常。(通讯员 冯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