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白行社区探索“代表理事、老闫说事、五老调事、群众议事”工作法,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四事四权”工作法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并在全省推广(本报曾于2022年6月10日一版头条以《阜阳百姓评理说事贯穿“四事四权”》为题报道)。一年多来,作为“四事四权”工作法的首创实践地,颍州区西湖镇聚焦矛盾纠纷,“排查全起底、纾解全掌控、解决‘全链条’、化解全参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2022年度,西湖镇获评安徽省“一改两为”先进典型。
在工作中,颍州区西湖镇划分网格单元261个,精选92名村“两委”成员为网格长、248名村民组长为专职网格员,积极发挥网格员收集矛盾纠纷“探头”作用。开展“政法干警进网格”行动,切实增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格”内力量。建立“应排尽排”机制,网格员每日入网走访巡查,公布网格员信息,便于群众及时求助联系。按照“谁排查谁负责”原则,切实做到小矛盾“即知即调”、就地化解;不能现场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村党组织并跟踪化解。加强矛盾纠纷风险预警研判,每周召开网格会议分析处置摸排出的矛盾隐患,提前介入化解,做到问题处置“不拖时”,群众诉求“不落空”。
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全镇吸纳153人组成“五老”调解队伍,配备到村(社区)成立11个“五老”调解工作室,年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件以上,占总量的50%以上。由“五老”人员开展“问诊”研判,实行“一案一策”,专门“攻坚”化解。如白行社区“五老”人员调停村民潘某与许某地界纠纷一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化干戈为玉帛,达成调解协议。采用积分制给予“五老”人员奖励,全镇“五老”人员参与调处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6%。
与此同时,做强支部说事,解决重大矛盾纠纷“全链条”。对网格管事和五老调事不能化解的重大矛盾纠纷,由支部牵头进行集中分析研判,逐一建立问题、任务、措施、责任清单,明确“两委”成员领办、督办、联办责任,构建了“收集汇总、研判交办、办理反馈”工作闭环。今年以来,11个村(社区)共建档列管、集中化解48起重大矛盾纠纷,全镇党员干部在“四下基层”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74件,实现问题在家门口解决。通过实地观摩、案例分析等方式推介好经验好做法,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各村结合实际不断擦亮支部说事特色品牌,如五里村创设“兵支书面对面”,书记经常性深入村民家中,化难题、解纠纷,深受群众信赖支持;迎水村发挥“两委”女同志多特殊优势,做好群众贴心“娘家人”,彰显了女性的温暖与力量。进一步完善村(社区)议事协商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主动性。大许村“板凳会”设置“政策宣讲”“工作通报”“意见征集”“矛盾化解”四项议程,白行社区“廉心长廊”定期召开联系群众座谈会,回应群众诉求,发动群众参与,架起了干群互动平台。通过“四议两公开”、村级小微权力清单App等定期向群众公开村务动态,确保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组织妇联、团委、民兵等群团力量,成立37支志愿者队伍,引导村民自治自管,凝聚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合力。对涉及群众利益面广的集体公共事务,教育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对涉及集体林地、村办企业等21件涉众型矛盾通过群众大会广泛评议的办法,共商问题处置最佳结合点,实现矛盾就地化解。(记者 聂学剑 通讯员 郝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