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斐 通讯员 合公新)“啥快递要付2万元?” 12月8日,在合肥市包河区,快递员陈健按照约定上门送快递,可收件人70多岁的邹先生验货完成后,坚持要快递员转交2万元给寄件方——“拍卖公司”。
“因为是货到付款,老人家就当着我们面把快递打开,我发现是一块石头,包装简陋,看不出来什么特别。”陈健觉得非常可疑,觉得邹先生极有可能遭遇了诈骗,当即劝阻老人不要轻信对方,然而其却执意把钱交给自己。
“2万块钱不是小钱,起码也是老人家好几个月的养老金吧!”无论自己怎么说,老人都不肯把钱收回去,无奈之下,陈健选择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望湖派出所民警李磊、邢祖翌,很快赶至现场。
经了解,邹先生独自一人居住。前段时间,他接到一电话,对方称是做投资理财项目的,有个认购玉石项目很适合老年人投资。投资人可通过他们购买玉石,一旦购买成功,还可委托他们进行拍卖,赚取差价,邹先生听后很心动,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听到这里,民警判断邹先生,极有可能是遇到了诈骗。经过进一步核实,民警发现其提供的对方公司负责人身份信息和公司信息都是虚构的。但已经被骗子“洗脑”的邹先生,却听不进去民警和快递员的劝说,执意要将钱寄出去。
为防止老人再次被骗,民警将老人带回派出所,并联系了老人的家人。“我们硬是劝了2个多小时,老人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民警和老人家人做通老人工作后,陪着他将钱存进了银行。
警方提醒:广大老年人切莫轻信陌生人说辞,遇到类似突发状况要先跟子女沟通,做到不转账、不汇款。同时,子女要多陪伴老人,多给老年人普及反诈知识,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如不慎被骗,请注意保存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