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池州市召开门诊慢特病医保政策新闻发布会。据了解,自今年7月1日起,该市新增4种门诊慢特病,分别为脊髓性肌萎缩症、β-地中海贫血、严重性春季角结膜炎、慢性荨麻疹,该市门诊慢特病病种由70种增至 74 种。
为解决参保人员门诊慢特病评审认定周期长、频次少、享受待遇不及时等问题,该市从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征集244名医师成立网上鉴定专家库,及时审核病历资料,实现群众随时申报、专家及时认定、待遇即时享受。今年以来,全市已有 21290人次通过线上办理门诊慢特病认定。同时,该市在全省首推门诊慢特病短信通知功能,截至目前已发出11.97万条短信。
该市立足参保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在市外省内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开通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排异治疗等五个病种跨省直接结算。今年以来,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5600余人次,医保基金支付1006.22万元。对器官移植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恶性肿瘤3个病种实施慢特病待遇“免申即享”或“即申即享”,累计服务439人次。
今年7月1日起,该市对22种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标准进行了优化,取消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16种慢性病需要住院诊断证明的认定限制,更加符合临床诊疗实际、满足便民服务需求。(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