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法官生涯,有一件没发出去的判决书,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作为法官绝对不能对案件一判了之,特别是民生纠纷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裁判案件不仅要公平公正,更要体现司法温度,促进当事人权益兑现,只有这样才会达到我们想要的司法效果……”12月8日上午,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杨光向来访的记者有感而发道。
据杨光回忆,那是发生在2022年下半年的一起案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来到法庭,起诉其在某投资平台投入60多万元被打了水漂。由于证据等方面的瑕疵,按照审判程序,杨光很快写出了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书。但考虑到老人辛苦一辈子的血汗钱没有得到保护,肯定会无法面对这样的判决结果。
杨光没有及时发出判决书,而是与合议庭成员再次仔细阅卷,终于在案卷中发现了对方涉嫌诈骗犯罪的相关线索,同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在公安机关的努力下,该诈骗组织露出水面。得知老人目前已追回部分损失后,杨光很欣慰,并对该案进展一直持续关注。
现年49岁的杨光现任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在其26年的基层法院工作中,他始终奋斗在审理案件、服务群众最前沿,用心、用情、用力化解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解开老百姓心中的疙瘩,得到案件当事人及上级组织的肯定。
在杨光曾办理的一起32名药农起诉被告席某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因席某欠债太多,便躲避到甘肃兰州不与众药农见面,几十名原告分案起诉席某,席某拒绝接收邮寄送达的应诉手续和开庭传票,众药农情绪激愤。在妥善安抚几十名原告后,杨光决定自己率队前往甘肃兰州直接送达。席某见到杨光时很诧异,被其负责的态度所感动,遂签署了法律文书,几十个案件得以及时开庭审理,切实维护了药农的合法权益。
“杨庭长的案子办理得公道,我们双方都服气。”一起名誉权纠纷案的被告说。在杨光办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告夫妻二人在与原告电话联系时,使用侮辱性语言对原告辱骂。原告就此事向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分别对二被告进行了罚款处理。原告还是气愤不已,便又起诉至法院。
立案后,杨光仔细分析案情,认为该案有调解的可能性,遂联系原、被告双方来到法庭。杨光通过典型案例,向二被告耐心释明法理,民事主体虽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通话过程中辱骂他人是需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通过拉家常式的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二被告当场将2000元赔偿金履行完毕。
在办理的刘某某诉李某某不当得利纠纷一案中,李某某在收到应诉手续后以返还原物纠纷之由又将刘某某诉至法院。杨光在收到两个案件后,通过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发现二人原系男女朋友关系,存在调解可能。为此,杨光在两起案件开庭前后多次联系双方到庭进行调解,耐心对李某某、刘某某进行心理疏导、释法析理,通过几个回合的沟通,双方最终打开心结,达成和解。两起案件的纠纷通过调解一次性得到解决。
杨光说,民事案件有的看似简单,但很多矛盾较深。要真正做到司法为民,除了专业知识,还要用100%的热情和真心去填补每一位当事人哪怕是1%的疑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相信法官、信服裁判、信仰法律。在其二十多年的办案生涯中,他总是把办案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起来,将调解贯穿于案件的全过程,努力做到案结事了。
谯城区人民法院面临繁重的审判任务,杨光办案坚持办一件成一件,解决一件见效一件。为了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他经常跑村串户,甚至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做当事人的工作。白天忙着开庭、接待、调解,晚上还要加班撰写法律文书,加班加点早已成了他的工作常态。
“杨庭长因要做结肠息肉手术,在本周一上午办理了住院手续,谁料到他当天下午偷偷跑回来连开了三个庭,周二手术后,周三就办理了出院。在医生建议他休息的情况下,他出院后第二天就来到法院连续审理了5起案件,一直开庭到晚上7点才结束,我们私下都在为他的身体担心……”民一庭法官何云燕在接受采访时说,杨庭长对工作认真负责、清廉担当、主动作为,对当事人都是耐心细致地释理说法,力求化纷止争、案结事了。同时他还热心帮助年轻干警化解工作难题,关心他们生活冷暖。在他身上年轻干警学到了工作生活的智慧,感受到关爱的温暖,更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据了解,自2020年到今年11月份,杨光共受理案件2954件,结案2911件,结案率达98.54%,其工作多项指标在全院名列前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工作成绩突出,杨光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被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安徽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被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被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荣获“药都百姓心中的好法官”、“全市法院先进个人”、“全市法院调解能手”等荣誉称号。
“杨光庭长不仅办案数量领先,而且办案质量过硬。他很平凡,是我们身边最普通不过的人;他又不平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以奉献创造价值,用奋斗书写人生,是我们身边可敬的榜样典型。”谯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秋菊评价道。
“我心中牢记的是,身为一名法官,要有司法为民的情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热情的态度、宽容的性格,用群众的语言回答和处理问题,要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杨光表示,他将继续坚守公平正义的初心,在办理每一起案件中,都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让司法审判永远运行在阳光之下,让案件当事人都能感觉到温暖。(陈璐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