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小板凳上聊一聊,多年的心结一准了!”眼下,家住界首市大黄镇鸭王村郭楼自然村的村民金某芳满面“芬芳”,压在心底6年的家庭矛盾在村民调解委员会和“五老”人员同坐小板凳、共叙“知心话”的温馨氛围中得到巧妙化解。
“俺婆妈去世好几年了,但婆兄弟还种着婆妈的地。俺心里有气,家庭矛盾不断升级,真闹心!”这天,金某芳来到鸭王村人民调解中心,“控诉”着和自家婆兄弟郭某的种种不如意。
接到群众反馈后,鸭王村党总支把这件“家务事”作为初信初访的苗头性问题,记录“民情日记”,建立了问题台账。同时,组织村人民调解中心和“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专家)成立工作专班,深入金某芳和郭某家中,并向周边邻居详细了解情况。一番面对面的调查后,终于点对点弄清了来龙去脉,并很快在金某芳家门口召开了“小板凳”协商议事会。
“就这个种地的事,大家都有份”“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况是亲戚啊”“是啊,两好凑一好,就是个更好”……在“五老”人员和周边邻居的帮衬劝说下,金某芳和郭某渐渐解开了心结。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见证下,郭某下定决心和金某芳和解,两家重归于好。
今年以来,大黄镇鸭王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基层治理新举措,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推动“群众说事、五老调事、干部理事”工作机制走深走实,一条条小板凳,成为一道道连心桥,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咱们的‘五老’人员土办法多、还管用,他们可都是群众认可的乡贤,有权威类!只要大家搬来一张张小板凳,坐一起说说心里话,哪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管保让群众带着怨气来坐坐,带着满意回家家。”鸭王村党总支书记王运伟介绍到,“总之,群众的大事小事都可以来反映,通过协调化解、交办督办、结果反馈、群众评价,形成一个闭环,成就大和谐!”
其实,“小板凳”议事协商只是该镇加强矛盾调解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旨在通过“小切口”撬动基层“大治理”。不仅如此,该镇还投资6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镇级综治中心,对镇村两级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早介入、因人制宜、因案施策,把各类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针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该镇各村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组织干部、党员、群众共同研究讨论决定。对于复杂疑难案件,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组织专题协商、调度、听证、研讨,提出方案、形成举措、结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今年,初信初访实现动态清零,陈年信访件也化解了4件,信访问题大幅度压缩。明年,该镇还将针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继续充分利用村干部、网格员、‘五老’人员等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进家串门,坐一坐,聊一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谈及平安创建,该镇政法委员程心俭已然更加意气风发。(姚易承 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