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创新安商惠企法治举措,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工作质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1月9日,记者从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省委政法委部署开展“政法护航专项行动”以来,安徽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平等保护”和“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司法理念,依法能动履职,全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首要的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一级高级检察官陶芳德介绍,行动以来,全省检察机关一方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从严打击强迫交易、寻衅滋事、破坏生产经营等扰乱企业生产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另一方面,强化涉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持办案与监督并举,切实保护广大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2023年,共受理侵企犯罪案件1182件,提起公诉982件;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165件254人,提起公诉532件1334人。
在创新安商惠企法治举措方面,检察机关坚持需求导向,将涉案企业合规,“检察官进企业百日体悟实践”活动、在押企业家约见检察长等工作进一步推深做实。创新建立涉企案件三级院“周末会商”制度,研究、解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目前,全省已累计会商涉企刑事案件37件,审查后决定适用企业合规程序案件27件。
在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工作质效方面,省检察院积极对接省政府“为企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涉企诉求表达渠道。对涉企“挂案”实行动态清零,会同省公安厅共清理出涉企“挂案”551件,已全部清理完毕。在“巡回+专项”检察中强化涉企社区矫正监督,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涉企人员减刑42人次,保障社区矫正人员外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761人次。
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方面,对涉企案件实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全覆盖,着力解决涉企案件因不必要的羁押影响生产经营等突出问题,全省三级检察院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69人次,改变羁押强制措施61人。强化涉企民事裁判和执行监督,聚焦民事裁判不公和执行不作为、乱作为,及时提出监督意见。扎实开展涉企信访攻坚活动,对涉企案件线索清单化、闭环式办理,切实提升化解效果,2023年涉企信访攻坚类案件办结率达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