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走近“第二届庐州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系列报道(七)】刚柔并济 守望正义
来源:安徽法治报 阅读量:10000 2024-01-11 14:45:52

法官百分之一的错案,对个案当事人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这是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张莉在办案时谨记的原则。在张莉身上,你永远可以感受到一股温和而坚定的力量。作为资深刑事法官,张莉没有想象中的凌厉,但是提及法律原则、法官职责,她却毫不含糊。

1.jpg

从2013年进入瑶海法院从事刑事审判至今,张莉几乎每年都会荣获各类荣誉,全省法院扫黑除恶先进个人、合肥市瑶海区“三八红旗手”……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写满这位女法官在刑事审判岗位上的奉献和坚守。

勇挑重担不畏难

在张莉的微信朋友圈里,至今还留着少有的一个日常生活记录。那是下午5点多下班,已经连续加班多日的张莉,当天顺利完成一个涉黑案件结案工作。久违的按时下班,眼前的夕阳竟然成了她眼中最激动的美景。于是,赶忙拍下照片,发了朋友圈,配文“第一次见到下班时候的夕阳,真好”!

2018年底,张莉主审方某胜等人涉黑案,该案是全国范围内首次打掉盘踞在殡葬行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从庭审准备到连续三天庭审,面对被告人的零口供,黑社会性质案件涉及罪名多,证据及各项材料庞杂,张莉连续加班加点,最终在各方协调配合下成功审结此案,且首次使用行业禁止限制。

那一年,女儿进入初三关键期,一直与女儿相处融洽、交流甚多的张莉,开始顾不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每晚加班到11点,她也坚持要回家,赶在女儿睡觉前进行短暂的沟通,早起为女儿做一顿早饭。

随着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启动,张莉进入到更加频繁的加班和大工作量中。

提及如何形容那段时间的忙碌,张莉回忆,两年间,自己的团队先后换了7次书记员。在审理汪某的套路贷涉黑案时,100多本卷宗摆满会议桌。等到加班加点完成500多页判决书时,校对一次几乎就是四五天。当时书记员就直接住在办公室,张莉为了照顾孩子,半夜加完班赶回家,一大早再赶回来上班。

和庭下的温和状态不一样,庭审中的张莉,精神高度集中,冷静理智而严肃。审理涉黑恶案件时,往往一天下来超过12个小时。完全沉浸在案情中的她,根本感受不到疲惫,但是回到办公室,几乎都是虚脱的状态。

最忙的几年,也是女儿面临高中学习、冲刺高考的关键期。谈到是否觉得工作把自己填满,生活兼顾不够时,张莉觉得,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实现方式不同,就像朋友圈里有很多朋友的各种生活方式记录一样,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能接受这份职业的精彩。

释法说理守正义

让被告人读了判决书就能明白法院为何这样判。在张莉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裁判文书的说理和审判证据的扎实,一直是她坚持的极为重要的习惯。

2015年,审理一起过失致人死亡案,少见的案情引发了因果关系的争议。被告人和被害人两人聚餐至凌晨,在回家途中发生争执,男方从副驾驶跳车,摔倒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辩护人提出,作为正常成年人,男方自己选择跳车,后果与被告人无关,应该作无罪判决。张莉没有急于下结论,静下来反复看证据细节,尤其是视频和证人证言。最终根据证据、法律规定,认定被告人驾车送被害人回家途中,用言语刺激被害人,且在他打开车门要求下车时拒不停车,致被害人跳车摔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其行为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宣判后,被告人当庭表示上诉。庭后,张莉在向被告人送达判决书时,又当面进行释法说理,之后跟辩护人进行了沟通。2天后,辩护人与法院联系,表示被告人服判,不再上诉。

习惯对案件证据进行扎实审查,对裁判理由进行充分说理,也让张莉有过“化险为夷”的经历。在审理一起危险驾驶案时,被告人认为自己无罪,在等待判决期间,居然找到张莉的住处,在她的小区门口堵了一夜,而且不停打电话,情绪激动。第二天一早,张莉只得让同事从小区另一个门接自己上班。为了将案情了解清楚,张莉和书记员多次走访事发地。因为该案事发地是一小区的路面,张莉就实地了解道路情况。在判决书上,张莉也将自己实地走访的内容结合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进行宣判后,又与被告人面对面进行了释法说理,最终被告人表示服判息诉。

这不是唯一一次受到当事人威胁的经历。刑事审判多年,也有被告人当场扬言要报复。在张莉看来,多数情况,都是当事人的一种情绪宣泄。一开始,心里会有波动,但是后来觉得还是要坚持做好自己的事,不能因为对方的威胁,而对不起自己的职业。“任何没有发生的事,去恐惧它也没有用,做这份职业,就应该坦然面对。”

勤学善思强本领

1998年参加工作,在法院工作超过20年,张莉也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跨越和转折。不是法律专业出身的她,被分配到法院工作;在民商事审判岗位上工作10年后,又因为工作地点变动,成为瑶海法院刑事审判岗位的法官。

每一次的转型,张莉都用了最少的时间和最大的投入。回首看,学习是她一直保持的状态。2013年底,进入瑶海法院,张莉从民事审判转型,刚开始很焦虑。瑶海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杨联文是张莉进入刑庭时的庭长,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半年时间,她几乎没有夜里零点之前睡过觉。白天忙工作,旁听其他刑事审判法官的案件;下班就在办公室看法院以前的卷宗,研究学习;遇到问题,主动请教同事。“在每一次大要案的审理中,张莉的快速成长都让我们刮目相看,审判业务精益求精,庭审风格刚柔并济,是一名出色的刑事法官。”杨联文不禁为她点赞。

2014年,张莉撰写的论文《多视角剖析法官遴选制度改革之要件——以遴选制度设计的实务操作为基点》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中获得优秀奖。这是每天晚上利用下班时间写,参考了20多本的著作,在知网上查阅资料的成果。2015年,张莉的另一篇讨论裁判文书公共说理机制的论文再次获奖。

●法官感言:

司法无小事,案件无大小。确保所办每个案件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用高质量司法裁判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

(记者 唐欢 通讯员 刘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