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媒体记者心中的法院好友,他是领导眼中善思考能创新的审判管理“参谋”,他是同事口中能担重担勤奋踏实的审判员,他更是当事人、律师、调解员好评率高的法官。他,就是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鹏。从司法宣传到审判管理再到断案裁判,每一项工作他都全心投入,每一个岗位他都以初心去践行。谈到为什么可以精力充沛到在不同工作之间“丝滑切换”,“无论走得再远,别忘了为什么出发”是王鹏给出的答案。
做好法院“一支笔”
法院宣传就是写稿子吗?当然不是。
2008年,法学院毕业考进庐阳法院的王鹏,怀揣法治初心,带着法治梦想,被分到了法院研究室,开始了写材料、搞调研、干宣传等事务性工作。踏实的王鹏,没有过多纠结“干审判还是搞行政”,而是跟着研究室主任,认真学习研究室的业务。很快,一起轰动全国的刑事案件即将在庐阳法院审理,王鹏所在的法院宣传联络工作遇到了第一个挑战,也让他无比清晰地认识到司法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0年的一起爆炸案受到全国关注。面对全国各地媒体的采访需求,王鹏跟着部门主任,在院领导支持以及相关部门配合下,做好所有预案工作。从庭审预告、庭审直击到一审宣判,确保媒体和公众能够见证一场公正公开又酣畅淋漓的司法审判。
一场实战,王鹏成长是飞速的。
“人民法院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法官更多时候都专注在自己的案件办理中,司法宣传就是要将法官的智慧、付出及人民法院的公正司法展现出来。”在王鹏的心里,司法宣传和调研工作,分量越发重了。他带着团队,积极为院内业务部门的家事审判改革、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等工作出谋划策,参与谋划和宣传“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室实体化运行、全省首例意定监护案件、“三所一庭”联调机制、未成年人利益代表人制度等创新工作,最终使机制建设与宣传推广融为一体,相互促进,这些创新经验也得以走向全国。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不局限于“纸上做文章”,敢于尝新的他,组团队、变理念,在全院兴起网络、视频宣传新风向。近两年,王鹏和团队谋划拍摄微电影、短视频,业务部门都积极配合,再忙都挤出时间参演,而王鹏几乎参与了所有视频编剧和组织拍摄,其中2部微电影在全国、全省比赛中获奖。
宣传做得好,其他工作也不落下。王鹏组建调研课题组,参与全国、省、市级法学论文征文均获奖;任法治副校长进校园讲课;组织干警进社区、上街头开展普法活动……
成为审判工作“中枢”
2019年随着内设机构改革,时任研究室主任的王鹏,成了审管办主任,手头上带着研究室工作,更重要的是开始了审判管理工作。在研究室因宣传和调研的需要,对每个业务庭室的工作状况以及机制建设情况已经门儿清的王鹏,在审判管理工作上很快进入角色。
“审判管理,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是很陌生的岗位,但却是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一环。”面对媒体记者的好奇和疑问,王鹏耐心解释着,审判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审判执行流程管理、态势分析、绩效考评、质量评查等各种手段。审判管理的主责主业,就是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好审判执行工作态势研判,将好的机制做法进一步优化发挥,将影响案件质量、效率、效果的问题根源找到并加以解决。
审判管理既是规范、保障、促进审判工作的“中枢”,又是院党组对全院审判执行工作作出决策的“参谋”。
2008年庐阳法院在全省率先创新设立速裁组,进行“门诊式”办案,参与全流程宣传的王鹏已经在实践中认识到“繁简分流+专业化审判”的重要性。2019年底,庐阳法院根据审判工作需要拟进一步完善“多元化解+繁简分流+专业化审判”的工作模式,需要审管办进行前期谋划。王鹏很快便结合院内情况以及思考,提出了审判团队调整方案,提供给院党组参考。
作为审管办负责人,王鹏不断提升自身全局谋划能力和协调调动能力,在科学研判审判态势上下功夫、在完善审管机制上下功夫、在目标管理上下功夫,坚持自抓自管,做到优势短板心中有数,积极主动与审判执行业务部门、综合部门沟通协调,充分了解一线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制约审判执行质效的问题,在部门干警和各业务庭室共同努力下,确保了全院整体质效的持续向好,多项重点指标位居全市、全省前列。
坚守梦想有担当
2018年,王鹏顺利入额,“法学生总会有持天平、挥利剑的初心。”从来没有忘记初心的王鹏,开启了员额法官的审判工作。
作为审管办主任,王鹏主动加入“繁案团队”,主要办理一审买卖合同纠纷、全院的民事再审案件以及部分重审案件,案件类型跨度大。目前,审管办团队有3个员额法官、1个法官助理、3个书记员,每年要办理1000多件案件。
“王鹏很有担当,善于思考,不论在研究室还是审判管理岗位,都能出色完成工作。”庐阳法院审委会专委吴卫红对王鹏称赞有加。
对于王鹏来说,把难案留给自己,既是一种担当,又能考虑到从中发现审判管理需关注的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完善制度或者给法官作出提示。
作为审委会委员和员额法官,王鹏善于钻研案件,无论再忙,对于办理的案件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先后2件案件裁判文书获评全市法院优秀裁判文书,1件案件庭审获评全市法院优秀庭审。
“办案中,他愿意开动脑筋抽丝剥茧,调解很有一套。”中银(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孔华这样评价道。
在办理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时,因外立面幕墙板的质量问题,制作方和使用方发生分歧。诉前多次调解不成,案件转到王鹏手上。先梳理案情,再分头与当事人进行谈话,王鹏快速分析出案件难点在于责任判断,而且当事人矛盾激化,剑拔弩张。由于幕墙板已经在户外安装完毕,风吹雨打后更不易鉴别。虽然当事人各讲各的理,但是因标的额不大,王鹏判断双方主要是在赌一口气,解开心结,矛盾自然化解。于是,他先倾听,让当事人充分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既让他们消了气,又准确找到了双方争议点和心理底线。然后,背靠背谈话,针对各自的问题,告知诉讼风险。最终,双方在他的主持下,各让一步,达成调解意见。
●法官感言:
法官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怀着仁爱之心去倾听诉求,坚定理智之心去明辨是非,秉承坚毅之心去守护公正,才无愧于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
(记者 唐欢 通讯员 刘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