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法治”“德治”融合 打造上海近郊“都市桃源”
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和睦村把法治力量融入乡村治理
来源: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陆慧敏 齐晓迪 阅读量:10000 2024-01-19 16:07:31

沿沪青平公路直行,拐过人流如织的百联奥特莱斯商场,再穿过拔地而起的商务园区,一座“大隐隐于市”的雅致村落出现在眼前,梦幻得仿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这座上海近郊“都市桃源”是如何落成的?在乡村治理等方面又有何特色?近日,记者跟随“善治护长安 共建温暖家”青浦采风行,来到了位于青浦区赵巷镇东部的和睦村。

上海近郊的“都市桃源”

小桥流水、白墙黛瓦,踏入和睦村,仿佛踏入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在和睦村的水街上遥看,缓缓流淌的徐泾河两岸,数座错落有致、风格各异的店铺静静伫立。花草盈门,游客如织。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种草”打卡这一“都市桃源”。从普通农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睦村如何实现蜕变?

和睦村南临G50高速,东临西虹桥商务区,西靠百联奥特莱斯、网易等现代商业商务区,坐拥优质区位优势。近年来,和睦村紧抓发展契机,联合企业,以精品商业作为突破口,打造“和睦水街”,盘活村里的农宅、河流、林地等资源,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农房整租招商,吸引了更多年轻血液注入,甚至有不少本乡村民返乡创业。“我是一名室内设计师,一直有着乡村情结,喜欢宁静惬意的乡村庭院生活。来到和睦村,便被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吸引,就亲手设计打造了一方小院。”和田睦舍创始人王守伟说道。

咖啡、餐饮等新业态应运而生,乡村旅游行业振兴发展,不仅增加了村民的财产性收入,还推动了村集体的发展。2018年至今,和睦村先后获得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集体、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

“德治”“法治”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光鲜转变背后,和睦村也一度遭遇发展桎梏。

与我国众多农村一样,和睦村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农村留守人口的年龄结构偏大。此外,由于老年人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相对较低,村民自治能力的提升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可是,该从哪方面入手?

“这就不得不说起‘和睦村’名字的由来。”村委会工作人员跟记者讲述道,在清朝嘉庆年间,当地有陆、马两户人家,合造陆马桥便利往来,后因争买田地起纠纷,一怒拆桥。两家因打官司倾家荡产,这才懂得和气生财的道理,又重归于好,结为亲家,再造“和睦桥”,以期子孙后代和睦相处。

传承先贤文化,共致家事谐和,为此,和睦村结合村情民情,打造了乡村特色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以“德治教化”促进村庄和谐稳定发展。

在和睦村,随处可见大大小小多处议事堂——“巷心•客堂间”。一张桌子加几张椅子,村民们在此商议大事小情,提出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反馈民情民意。通过村民议事协商制度,和睦村修订了《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制定了“幸福社区”的建设方案。此外,村委会、村民代表、乡贤等也常在此一起唠家常,将矛盾纠纷悄然化解。

这两年,随着和睦村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脚步加快,各种房屋施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巷心•客堂间”积极发挥作用。不久前,就有村民到村委会反映一餐厅的油烟排放口对着他们家窗户,导致家中经常“油烟漫天”。村委会知晓后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查实情况后将双方约到村委会进行协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桩矛盾就此化解。

村里还有一支由老党员组成的“和风志愿者”队伍,老党员们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村里巡逻宣传、走访串门。哪处停车有问题?哪里焚烧秸秆?哪家闹矛盾了?他们都及时出手,自觉参与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积极发挥村民自治力量。“这两年,村里的发展切实给我们带来了红利,我们老党员自愿出力将村庄建设得更好!”徐老伯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和睦村同样把法治力量融入乡村治理各环节。

和睦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培养了8名“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村里也会不定期开展法治宣传讲座,依托法治宣传栏等文化阵地、法治宣传员入户宣传,引导广大村民群众守法用法。如果村民有法律咨询需求,家门口的“一村一法律顾问”及时上门,解答疑难复杂法律问题、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顾问还联合村级调委会为老百姓搭建起说事、议事、调事平台,及时化解邻里、土地、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促进村庄和谐稳定发展,营造村庄法治氛围。

精细化服务助推乡村治理

和睦村不仅是网红、游客打卡的休闲胜地,还是老年人美好新生活的幸福家园。沿着和睦路向南走约200米,便是和睦村的“长者之家”。

和睦村在打造“和睦水街”时流转租赁了22栋两岸的房屋,水街上老人们的养老问题也随之而来。“考虑到许多老人生活困难、不愿意离开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和睦村,和睦村在全区范围内率先试点探索新型农村集中养老模式,我们将村里的两幢旧厂房修缮打造成了‘长者之家’来供老人们居住,用流转租金赚来的钱支付养老开支。”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长者之家”门口,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聊着,地上摆放着大白菜、香菜、萝卜。“这些都是自家种的蔬菜,很新鲜的。卖不掉的话就自己吃,不浪费。”其中一位老人向我们介绍。

长者之家一共设套房18间,床位30个,自2022年试运营开张以来,共接纳26位老人入住。“这里设施很齐全的,冰箱空调洗衣机都是村里提供的。我们就是‘拎包入住’。”谈及这个“新家”,72岁的村民周阿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里面还有个休闲室,大家会打牌下棋,蛮有意思的。”长者食堂为老人们提供一日两餐,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这种村内抱团、互助式养老受到了村里老人的欢迎,低廉的养老费用也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实惠。

此外,村内党群服务站还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村里的市级示范卫生室还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村民进行基本诊疗、健康知识讲座等……一系列的精细化服务为助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随着采访的深入,和睦村的魅力愈发显现,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赵巷镇和睦村党支部书记俞林辉透露,未来和睦村还将大力推进产业振兴升级版,流转盘活更多农户民宅,进一步增加村民及村级财力的增收渠道。村里还将通过成立物业公司,对流转经营的房屋租赁、卫生保洁、交通管理等其他事宜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乡村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陆慧敏 齐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