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青浦区赵巷镇中步村地理范围内,5000年前已有良渚先民在此聚居生活。在流经村子的千步泾旁,一片约1万平方米的遗址挖掘出的陶片和鼎足,仍在默默讲述古老的历史。
如今的中步村,在海拔最高的电信塔上部署着一座接入5G网络的“鹰眼”高空摄像头,它如同长航程“侦查无人机”,可360度自动巡航、具备红外热成像功能、视域半径达数公里,画面即使高倍放大仍具高品质,为全村提供无盲区、全天候视频覆盖和平安保障。同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化联网等先进技术,中步村可为村民提供乡村安全、乡村便民、乡村助老等30多项5G综合信息化服务。
从5000年古文明的胤续,到名副其实的“5G新农村”,见证中步村的飞速发展。近日,记者跟随“善治护长安 共建温暖家”青浦采风行,走进青浦区赵巷镇中步村,领略青浦和上海智慧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
“中步之巅”的“鹰眼”
“有了‘鹰眼’,便于从全局掌握中步村整体情况,辅助村里及时、准确地作出警情、火情的判断、指挥和决策。”村务工作者徐锦程介绍,“鹰眼”具备智能火点检测能力,火点识别距离可达六公里,当它在扫描过程中检测到有超出设定热点阈值时,就会发出报警信号,还能基于内置算法,计算出火点的精确位置,随后将火警短信推送到工作人员手机上,以便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处置,构建综合安防乡村全局态势感知的防控体系。
部署在“中步之巅”的“鹰眼”,只是村里依托青浦区“社会面智能安防”和“雪亮工程”建设的一个环节。事实上,中步村的“智能”与“雪亮”不仅体现在海拔高度和覆盖广度上,同样体现在布点密度上。
“通往村外的主要出入口道路上,架设有10台人像和车牌识别摄像机,进一步完善中步村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有效降低治安事件发生率,提升案件侦破能力。”村支委、副主任(综治)朱彬说,“村里租住着一些附近工厂的青年女职工。以前她们下夜班后都不太敢独自走夜路,现在随着智能安防和雪亮工程的完善,她们走夜路的安全感大大提高了。”
“智慧大脑”织密“神经网络”
“6组网格员,某号村民家提示煤气泄漏,请立即到场查看。”在中步村“智慧乡村”指挥中心,一条信息提示引起了值班人员的“警觉”。“收到,已前往。”从接报到完成处理,短短10分钟,凭借着智能化的可燃气体探测系统,一起潜在事故得以避免。
如今的中步村内,约200个“燃气监测”、400个“智能烟感”和“水质监测器”正“不分昼夜”地“站岗”中,保障着村民们的安全生活。一旦发现烟雾及可燃气体泄露,它们会通过物联网技术,直接通知村里的值班员,值班员则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调度消防力量,减少火灾发生。
与此同时,中步村也像许多农村一样,面临年轻人外出工作,留下老人在村里生活的状况。由于村子大,老人多,老人走失的事时有发生。如何让老人的生活、出行更加安全,是一直以来困扰着中步村管理者的难题。为让老年人感受到政府无所不在的关怀,智慧乡村项目启动后,在2023年8月,村里第一批70岁以上老人领到了智能老人手环,该手环内置智能终端芯片,可实时监测、追踪老人的行动轨迹,还可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等健康体征,将异常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到老人子女或亲属手机上。老人更能通过手环一键呼救。
“这些遍布中步村的智能终端,相当于中步村智慧大脑的神经元传感器,可以感知村务管理中人力所不能及的多种情况,解决了火灾隐患、独居老人安全、燃气泄漏、水质污染等问题,精准管控使中步村网格化平台的事件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朱彬表示,不仅如此,平台还具有预判预警能力,通过分析数据趋势,智慧大脑可以在问题隐患阶段提前预警,使问题未发生就得到解决,也使问题的处理时间更加充足。
智能助手小身材、大智慧
中步村全村面积3.67平方公里,有超过600户居民居住,一些村居环境治理难题时常困扰着村委会。如何评价垃圾分类实效?如何做好村居环境治理?
在村居环境治理方面,5G网络实现了“新连接”。村民通过市绿色账户扫码进行垃圾投放后获得绿色积分,垃圾厢房通过监控系统实现投放来源追溯,助力村里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让村里的垃圾分类智能监管系统更“聪明”。同时,中步村整合村内视频监控,在一张地图上进行网格化管理,一旦发现有乱堆物、乱停放等苗头,立即处理,确保不留死角。
中步村村干部孙国清对这个智能帮手赞不绝口,“以前哪里有乱堆物,有乱扔垃圾都要靠我们日常巡逻才能发现。现在有了这个监控,动动手就能发现问题,工作效率一下子提升了不少。”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化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中步村智慧美丽乡村已建设公共安全综合治理平台与民生综合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两项综合化服务平台,提供乡村安全、乡村便民、乡村助老等30多项5G综合信息化服务。
记者获悉,中步村还在不断探索新路子,继续深化智慧乡村应用,思考如何将5G服务与当前的自建房专项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使中步村的安全防范更加智能化,公共服务更加便利化,村庄治理更加可视化。(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陆慧敏 齐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