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茶楼拥堵,队员注意,请即刻疏导现场!”元旦小长假第一天,朱家角古镇景区指挥中心内,大屏上瞬时客流显示达到8000人次,工作人员随即启动预案,下达局部疏导指令。
与此同时,由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女子巡逻队”,以及古镇平安志愿者们正各自对重点点位展开拉网式巡逻……
在乌篷摇橹、烟火千家的上海朱家角古镇,这样的一幅幅画面连帧成片,构成一连串独属于朱家角的“平安剪影”。
近日,“善治护长安 共建温暖家”青浦采风行活动走进青浦朱家角,探寻这一平安景区的治理大格局。
“智慧大脑”充当“预警器”
500个探头点位、16个小屏窗口随意切换……走进朱家角古镇景区指挥中心,客流数据大屏上,遍布古镇景区各个角落的500多个视频探头将监控视频实时回传到这里,古镇的全貌在此一目了然。
与进出景区人员数量同步,这些数据所生成的客流热力图也实时显示在大屏上,方便中心对人员拥堵、密度较高的区域作出报警。
“超大客流一直是朱家角古镇面临的一大治理难题,尤其自17号线开通以来,客流量陡增,极端日接待量可达8万人次。”朱家角古镇景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顾建弟告诉记者,为此,朱家角古镇通过科技赋能,建立起一套古镇的“智慧大脑”,游客人员一旦到达预警人数,即分级采取放行、限流、单循环管理。
“在客流预警基础上,我们通过建立视频巡查场景,也让古镇景区内乱停车、占道堆物等乱象可实时感知,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域’。”顾建弟介绍道。
而为进一步防范化解火灾风险,古镇全域还配置有2241个消防喷淋、1410个烟感探测器。“古镇现存明清建筑1000多栋,这些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前店后厨现象较为普遍,而明火使用和电器老化都容易导致火灾。”顾建弟告诉记者,去年,古镇老街上一户人家出门忘关炉灶,通过烟感互联网报警,就避免了一场火灾。
“女子巡逻队”打造靓丽风景线
每逢节假日,在朱家角古镇,游客们总能遇见一支身着各式制服的女子巡逻队。由于统一着制服,又清一色都是女性,这支“女子巡逻队”便成了朱家角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女子巡逻队最初由我们朱家角派出所组建而成,因为每逢节假日古镇客流量骤增,所内警力惯常会往景区叠加,考虑到女民警和女辅警能够充分展现古镇女性柔性执法、人性执法、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所里便组建了这样一支女子巡逻队。”
朱家角派出所民警凌晨告诉记者,女子巡逻队组建后,城管、市场监管等不同力量也加入进来,所能处置的职能范畴也越来越广。
去年十一假期,一名5岁儿童在古镇走失。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将警情派给女子巡逻队,不出20分钟时间,女子巡逻队便在古镇内找到了这名与家人走失的儿童。
青浦区朱家角镇平安办主任李霞告诉记者,在古镇群防群治的建设中,现有注册平安志愿者572人,其中45岁以下青壮年人群约占70%。这些平安志愿者日常在景区主要干道、沿街商铺、易发事故路段等重点区域进行巡逻,用脚步织就了一张严密的“治安守护网”。
“在党建引领之下,我们在古镇饭店云集的北大街上,还特设了一支北大街平安商户联盟,让这些小商铺抱团守护‘大平安’。”李霞介绍道。
古镇快速调处纠纷工作室就地解纷
就在前不久,朱家角司法所人民调解员陆东华介入了一起游客与商户的消费纠纷。游客张先生夫妇前一天在古镇一家食品店散称了两根牛肉干。回家后自觉实际购买量超出选购量的张先生夫妇心生不满,便在次日找到商铺,双方为此发生争吵。
“在纠纷发生的第一时间,我们便迅速介入,将双方引导到古镇矛盾纠纷快速调处工作室,为双方搭建沟通平台,最终我们也成功做通双方工作,以打折优惠购买的方式,平息了这起纠纷。”陆东华告诉记者。
而像这样,在景区里迅速调处商铺与商铺、商铺与游客、游客与游客之间的纠纷,正是朱家角古镇景区立足矛盾调处,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写照。记者获悉,自古镇矛盾纠纷快处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接待调处纠纷58起。
“立足景区特色,我们还专门开出‘古镇法理堂’,邀请社区老党员、有影响力的退休人员入驻,让居民与游客有一个说理讲理的地方,同时,也让这里成为古镇宣传普法的一个窗口。”顾建弟告诉记者。(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陆慧敏 齐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