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记者从安庆市司法局获悉,在过去的2023年,该市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标准要求,汇聚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力,奋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安庆。
强化思想引领,做好“统筹”文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必修课,结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在全市营造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浓厚氛围,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七进”活动共1000余场次,新任职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和宪法宣誓达到100%。出台《安庆市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履职评价和结果运用实施办法(试行)》,为做好述法“后半篇文章”提供制度遵循,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乡三级述法全覆盖。“安庆市紧盯‘关键少数’建设法治政府”入选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公安干警王俊彬、“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分别获选全省“十大法治人物”和“十大法治事件”。
强化良法善治,做好“保障”文章。健全政府规章立项、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出台《安庆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安庆市乡村民宿促进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创新调研评估、风险评估、立法后评估的全链条政府立法评估模式,开展涉及行政复议法、国务院取消罚款事项等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开展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编印合法性审查规范指引,全市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目录清单公布实现全覆盖,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事项、市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率均达100%,市县乡三级人民政府共完成合法性审查1053件(次),提出法律意见1728条。
强化依法行政,做好“诚信”文章。深化守信践诺专项行动,分类建立兑现履约和问题清单,完成兑现235件,兑现资金近10亿元。高质量完成行政复议改革,建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行政复议审理委员会,为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提供咨询意见。开设行政复议服务大厅,设立“六尺巷”复议调解室,共办结行政复议案件483件,纠错率10.35%。建立行政应诉督查通报、重点提示、协同配合等工作机制,逐案件进行“庭前提醒、庭后报备”闭环督办,组织行政案件庭审观摩活动10场,切实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能力和工作质效,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保持100%,主要负责人出庭率41.55%,位居全省前列。
强化法治供给,做好“惠民”文章。印发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工作评估细则,制定《安庆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5年》,建成市、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164个。优化整合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资源,办理公证业务1.3万余件,同比增长69%;办理司法鉴定业务6000余件,同比增长42%;受理仲裁案件369件,同比增长300%。在全省首创“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建成48家,化解劳资纠纷100余件。开展“惠企暖企·普法先行”等主题普法宣讲活动2000余场次,建成各类法治宣传教育阵地2300余个。深化“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加强“一站式”乡镇(街道)矛调中心建设,推行市县乡村“四级联调”模式,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800家,设立1555个村(居)“百姓评理说事点”,排查受理调解案件3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2%。
强化服务能力,做好“履职”文章。市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保留事项减少至87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减少为123条。推行“57证合一”,企业开办时限压减为6.17小时。实现“不动产登记证明”“不动产权证书”等近20类高频证照实时制证。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99.8%的事项全程网办。组织开展妨碍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等专项排查整治,清理存量政策措施4000余件,废止1900余件。在12家市级工业园区设立律师“助企工作站”,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百日活动和“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活动,集中走访企业670家,提出法律意见建议517条。据全省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评估结果,2023年前三季度安庆市“法治环境”得分均为满分。(通讯员 李胜男 程梦兰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