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40600毫升!宿州这名退役军人无偿献血21载
来源:安徽法治报 阅读量:10000 2024-01-22 14:58:10

1月10日晚,“宿州市红十字会——我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抖音号首播,播主以其亲身经历,讲述他参加“三献”的历程和心得。开播第一天,1.7万人围观,获赞4.6万个。

博主是今年41岁的王磊,宿州市埇桥区的一名退役军人,刚刚获评全国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自2003年以来,王磊坚持无偿献血21年,共计无偿献血40600毫升。

首次献血源于感恩

2003年,王磊刚刚从部队退役不久,其父母先后患病住院手术,因为有好心人捐献的血液,两位老人的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很快康复出院。就是这次亲身经历,让王磊了解到手术需要备血、重大疾病急救需要用血、白血病和地中海贫血需要长期持续输血,他深深感受到无偿献血的意义,萌生了献血帮助别人的想法。

从2003年初的第一次献血至今,无论多忙他都不会忘记去无偿献血,21年来从未间断,累计捐献全血9800毫升,捐献血小板154个治疗量,累计献血总量达40600毫升,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和金奖,2019年9月被评为“安徽好人”,2021年被评为安徽省无偿献血公益之星。

主动加入“三献”队伍

为了帮助更多人战胜病魔,2011年初,王磊加入“三献”队伍,即献血、献造血干细胞以及献人体器官,并签订了志愿书,将自己的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期待用自己健康的身体给他人带去生的希望。

在漫长的等待中,2019年7月25日,王磊接到求助电话,一名患者急需干细胞,而且与王磊血型非常匹配。当天13时30分,王磊毅然走上采血手术台,经过5个多小时的分离,360多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顺利采集结束。王磊成为安徽省第182例、全国第865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捐献完的第二天王磊就来到宿州市区的献血点开展义务献血宣传,他的分享感动了周围的群众,很多犹豫不决的人,当场挽起衣袖,加入献血的行列。

王磊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在他的动员下,先后10多个身边亲人、朋友加入中华骨髓库。

全家签订器官捐献书

王磊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干部,从小就引导、教育王磊: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生命才有价值。2000年,还在部队服役的王磊,在一次学习看报的过程中,得知一个山东的小朋友身患重病,家庭窘迫,需要救助。当时王磊每月的津贴是90元,他省吃俭用,从津贴中每月固定拿出50元,夹在信件中寄给小朋友,通过这种方式资助小朋友和他的家人,直到退伍。王磊默默帮助贫困儿童的事迹被传为佳话,他在部队期间光荣入党。

王磊参加“三献”志愿活动,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2019年12月,在王磊的宣传和带领下,父母和妹妹全家4人在宿州市红十字会办公室签订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光荣之家”。

执着“三献”温暖一座城

2020年5月,王磊被推选为宿州市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队长,他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决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王磊退役后经营了一家米面油批发部,生意非常繁忙。执着“三献”的王磊,不得不常常麻烦自己年迈的父母到店里“救急”,父母理解和支持王磊这项“不带薪”的工作,总是默默给他鼓励和帮助。多年来,王磊自己进行“三献”活动的同时,带领组织志愿者开展“三献”活动,仅2020年至2023年,宿州市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已累计为6000人次献血者、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提供全程志愿服务。同时他带领志愿者进高校、社区、企业等地开展“三献”宣传活动,3年来共开展宣讲120余场次,受众人数近5600人。正是因为王磊这样的志愿服务者的执着坚持,感动和带动全市人民自觉参加无偿献血等行动,他们用爱心和奉献温暖着一座城市,在皖北大地上书写“三献”公益服务的和美篇章,宿州市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通讯员 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