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阳县丁桥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多举措筑牢信访基层基础,关口前移,抓好源头治理,努力把风险隐患化解在早、化解在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消除在萌芽,确保信访问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从源头上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
建设标准化阵地,打造信访一站式接待中心。丁桥镇新建125平方米的高标准信访接待中心,以规范、敞亮的场所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登记信访事项,妥善处置每一件信访案件,拉近了信访工作人员和来访群众的距离,带着责任和感情扎实开展好信访工作。全面构建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做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综合施策,合力攻坚化解的多链条化解机制。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登记58件,均已全部妥善处理。
建设村民说事室,搭起信访关口前移平台。把“信访直通车”开到了群众家门口,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处理群众合理诉求。深入推进“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大化解”活动,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作为访民情、听民声、畅民意、解民忧、纾民困的重要途径,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丁桥镇创新基层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把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转移到庭院,以群众就近就便可见可闻可言的形式,在与群众唠家常、闲聊之间,倾听群众呼声,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及时收集矛盾纠纷信息及不安定因素,让村民说事室成为推动基层工作的“助力器”、疏解社会矛盾的“减压器”和为民办实事的“取暖器”。同时,以村为单位,组织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帮扶干部和村干部全方位排查婚姻、家庭、邻里等矛盾纠纷,细化分析、建立台账,依法依规、逐一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建设人大代表活动室,瞄准问题促和谐。“我和邻居的矛盾多年未能解决,这次在代表活动室,镇人大代表帮我们成功调解了矛盾,现在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官埠村村民吴五六开心地说。今年以来,丁桥镇坚持以“代表活动室”为阵地,抓协调促和谐,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群众、群众信任的优势。发挥人大主席团代表职能作用,通过入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认真听取选民的呼声和诉求,全面了解选民所思、所想、所盼,准确掌握选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困难疑惑,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确保信访问题不上行。同时,坚持多元化解信访矛盾,优化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公安等各个方面资源力量,健全“行调、访调、诉调、检调、联调”对接工作机制,完善“两代表一委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社会志愿者等第三方参与参与接待群众、化解纠纷、防控风险等工作机制,强化源头防控,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除在萌芽。(汪施成 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