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探索出网格管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群众议事,保障群众对基层事务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的“四事四权”工作法,实现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一揽子”综合化解,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2021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做实网格管事,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全起底”。优化网格走访队伍。全镇划分网格单元261个,精选92名村“两委”成员为网格长、248名村民组长为专职网格员,积极发挥网格员收集矛盾纠纷“探头”作用。开展“政法干警进网格”行动,切实增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格”内力量。强化网格排查功能。建立“应排尽排”机制,网格员每日入网走访巡查,公布网格员信息,便于群众及时求助联系。按照“谁排查谁负责”原则,切实做到小矛盾“即知即调”、就地化解;不能现场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村党组织并跟踪化解。固化网格预警机制。加强矛盾纠纷风险预警研判,每周召开网格会议分析处置摸排出的矛盾隐患,提前介入化解,做到问题处置“不拖时”,群众诉求“不落空”。
做优“五老”调事,纾解突出矛盾纠纷“全掌控”。发挥优势全力调。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全镇吸纳153人组成“五老”调解队伍,配备到村(社区)成立11个“五老”调解工作室,年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件以上,占化解总量的50%以上。定期研判合力调。定期汇总复杂矛盾纠纷,由“五老”人员开展“问诊”研判,实行“一案一策”,专门“攻坚”化解。如白行社区“五老”人员调解村民潘某与许某地界纠纷一事,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签订调解协议。激励保障用心调。加强“五老”调事制度建设,落实调解经费保障,采用积分制给予“五老”人员奖励,全镇“五老”人员参与调处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6%以上。
做强支部说事,解决重大矛盾纠纷“全链条”。支部说事联动。对网格管事和“五老”调事不能化解的重大矛盾纠纷,由支部牵头进行集中分析研判,逐一建立问题、任务、措施、责任清单,明确“两委”成员领办、督办、联办责任,构建了“收集汇总、研判交办、办理反馈”工作闭环。2023年以来,11个村(社区)共建档列管、集中化解48起重大矛盾纠纷,全镇党员干部在“四下基层”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74件,实现问题在家门口解决。示范引领带动。突出村(社区)书记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关键作用,对初信初访少、信访化解率高的优秀村(社区)书记予以表扬,通过实地观摩、案例分析等方式推介好经验好做法,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水平整体提升。骨干力量推动。各村结合实际不断擦亮支部说事特色品牌,如五里村创设“兵支书面对面”,书记经常性深入村民家中,化难题、解纠纷,深受群众信赖支持;迎水村发挥“两委”女同志多特殊优势,做好群众贴心“娘家人”,彰显了女性的温暖与力量。
做好群众议事,化解复杂矛盾纠纷“全参与”。健全群众议事机制。进一步完善村(社区)议事协商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主动性。大许村“板凳会”设置“政策宣讲”“工作通报”“意见征集”“矛盾化解”四项议程,白行社区“廉心长廊”定期召开恳谈会,回应群众诉求,发动群众参与,架起了干群互动平台。拓展群众参与渠道。通过“四议两公开”、村级小微权力清单App等定期向群众公开村务动态,确保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组织妇联、团委、民兵等群团力量,成立37支志愿者队伍,引导村民自治自管,凝聚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合力。切实保障群众权利。对涉及群众利益面广的集体公共事务,教育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对涉及集体林地、村办企业等21件涉众型矛盾通过群众大会广泛评议的办法,共商问题处置最佳结合点,实现矛盾就地化解。(本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