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青川 通讯员 赵军婷)近年来,桐城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政策引导、创新驱动、要素保障来推动绿色发展体系不断优化,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出台《桐城市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举措十二条》,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改升级等奖补措施,鼓励企业以“工业互联网+双碳”为方向,建设能耗管理平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2023年,桐城市金亿等公司建设了“5G”+智能用电能耗平台,顺彤公司建立“5G”+智能电网综合能耗管理平台,金科公司建设了RTO废弃余热发电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实施创新驱动,促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以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项目评选为契机,大力扶持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2023年成功梳理9个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项目入选《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目前已累计入选目录内项目50个。通过绿色工厂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积极开展各类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促使能耗总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持续降低,2023年2家企业入选安徽省绿色工厂、3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累计入选省级绿色工厂5个、国家绿色工厂3个。
优化环境要素,保障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优化项目环评审批流程,对13大类28小类项目实行豁免清单管理,对19个行业37小类实行告知承诺审批,压缩项目环评审批时间至2个工作日。推行“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境标准”模式,为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免费提供环境本底数据,为30余家企业节约环评编制成本50余万元。积极挖掘VOCs总量指标,成功申报华盛包装等12家废气治理项目,获得中央补助资金2300万元,项目实施后预计削减VOCs700余吨。